新華社天津8月25日電(記者李鯤、宋瑞)在天津大學結束為期4個月的漢語進修班後,塔吉克斯坦青年譚阿木(Temurzoda Amirhamza)正在積極申請在中國的工作簽證。
24歲的譚阿木來自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丹加拉市,距離首都杜尚別約100公里。近年來,在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丹加拉市成為中塔經貿合作的重要節點之一。
“看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在家鄉投資、興建産業園,我意識到經貿合作不僅能創造就業機會,還能為地區經濟帶來深遠影響。”譚阿木説。
塔吉克斯坦青年譚阿木在“天津之眼”摩天輪游覽。新華社發
考入塔吉克斯坦國立大學攻讀金融與經濟專業期間,譚阿木敏銳地捕捉到中國商品在塔吉克斯坦市場的巨大潛力。“中國的智能手錶、手機等科技産品質量好、價格實惠,在我國年輕人中很受歡迎。”
他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採購中國商品,再利用社交&&在塔吉克斯坦銷售,每月盈利可達約1000美元。短短兩年間,他的社交&&賬號擁有了數萬名粉絲,成為穩定的客戶群。
隨着業務規模擴大,他在大學三年級時註冊成立了一家貿易公司,創立了自己的品牌,還組建了一支涵蓋採購、物流、倉儲和IT運營的專業團隊。“就像中國一句俗語所説: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譚阿木説,“創業初期,公司規模雖不大,但各項功能齊全,這為我未來更大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近年來,中塔兩國經貿活力持續迸發。中國長期是塔吉克斯坦最大投資來源國和主要貿易夥伴之一。
很多塔吉克斯坦青年看到中國市場的潛力,紛紛前往中國學習語言、經濟和貿易知識,為未來的事業做準備。
2023年4月,為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貿易知識儲備,譚阿木首次來到中國,進入山西財經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主修國際貿易和管理。該項目全程英文授課,儘管在學業上表現突出,但畢業時,他的中文水平仍處於基礎階段。
2025年3月,譚阿木開始在天津大學進行漢語學習。為了練習口語,並深入了解中國文化與生活習俗,譚阿木經常去學校附近的菜市場與商販們交流。
塔吉克斯坦青年譚阿木(二排,左三)與天津大學的同學老師合影。新華社發
從簡單交流到能熟練進行商業洽談,他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今年5月,他順利通過了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四級。
他還自費參加線上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系統學習在中國開展跨境貿易的業務流程、註冊公司手續、進出口報關和稅務財務等內容。
提及未來規劃,譚阿木希望從即將在天津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中挖掘更多經貿往來的潛在方向,加深對中國文化、經濟和市場的理解。
“我計劃先在中塔國際貿易相關企業工作幾年,積累行業經驗,再回國繼續創業,創辦一家專注於中塔貿易的企業。”譚阿木充滿信心與期待。
“中國為我打開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中國市場廣闊、充滿機遇,我要將更多中國産品引入塔吉克斯坦,同時也幫助塔吉克斯坦特色産品走向中國市場,成為‘新絲路使者’。”譚阿木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