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8月13日在泰國北碧府拍攝的桂河大橋。
北碧府位於泰國西部,與緬甸接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強徵6萬多名盟軍戰俘和30多萬名東南亞勞工在此修築長約415公里的泰緬鐵路。在日軍的威逼下,加之物資匱乏和條件嚴酷,十萬餘人在修建過程中喪生,這條鐵路因此得名“死亡鐵路”。桂河大橋是“死亡鐵路”最著名的一段,泰國在二戰後將其開發為紀念性景點,至今仍在為各國游客展示日本侵略者的纍纍罪行。
新華社發(拉亨攝)pagebreak
這是8月13日在泰國北碧府拍攝的桂河大橋。
北碧府位於泰國西部,與緬甸接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強徵6萬多名盟軍戰俘和30多萬名東南亞勞工在此修築長約415公里的泰緬鐵路。在日軍的威逼下,加之物資匱乏和條件嚴酷,十萬餘人在修建過程中喪生,這條鐵路因此得名“死亡鐵路”。桂河大橋是“死亡鐵路”最著名的一段,泰國在二戰後將其開發為紀念性景點,至今仍在為各國游客展示日本侵略者的纍纍罪行。
新華社發(拉亨攝)pagebreak
這是8月13日在泰國北碧府拍攝的桂河大橋。
北碧府位於泰國西部,與緬甸接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強徵6萬多名盟軍戰俘和30多萬名東南亞勞工在此修築長約415公里的泰緬鐵路。在日軍的威逼下,加之物資匱乏和條件嚴酷,十萬餘人在修建過程中喪生,這條鐵路因此得名“死亡鐵路”。桂河大橋是“死亡鐵路”最著名的一段,泰國在二戰後將其開發為紀念性景點,至今仍在為各國游客展示日本侵略者的纍纍罪行。
新華社發(拉亨攝)pagebreak
這是8月13日在泰國北碧府拍攝的桂河大橋。
北碧府位於泰國西部,與緬甸接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強徵6萬多名盟軍戰俘和30多萬名東南亞勞工在此修築長約415公里的泰緬鐵路。在日軍的威逼下,加之物資匱乏和條件嚴酷,十萬餘人在修建過程中喪生,這條鐵路因此得名“死亡鐵路”。桂河大橋是“死亡鐵路”最著名的一段,泰國在二戰後將其開發為紀念性景點,至今仍在為各國游客展示日本侵略者的纍纍罪行。
新華社發(拉亨攝)pagebreak
8月13日,一列火車駛過泰國北碧府桂河大橋。
北碧府位於泰國西部,與緬甸接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強徵6萬多名盟軍戰俘和30多萬名東南亞勞工在此修築長約415公里的泰緬鐵路。在日軍的威逼下,加之物資匱乏和條件嚴酷,十萬餘人在修建過程中喪生,這條鐵路因此得名“死亡鐵路”。桂河大橋是“死亡鐵路”最著名的一段,泰國在二戰後將其開發為紀念性景點,至今仍在為各國游客展示日本侵略者的纍纍罪行。
新華社發(拉亨攝)pagebreak
8月13日,游客在泰國北碧府桂河大橋上拍攝駛近的火車。
北碧府位於泰國西部,與緬甸接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強徵6萬多名盟軍戰俘和30多萬名東南亞勞工在此修築長約415公里的泰緬鐵路。在日軍的威逼下,加之物資匱乏和條件嚴酷,十萬餘人在修建過程中喪生,這條鐵路因此得名“死亡鐵路”。桂河大橋是“死亡鐵路”最著名的一段,泰國在二戰後將其開發為紀念性景點,至今仍在為各國游客展示日本侵略者的纍纍罪行。
新華社發(拉亨攝)pagebreak
這是8月13日在泰國北碧府桂河大橋附近拍攝的日本侵略者使用過的火車。
北碧府位於泰國西部,與緬甸接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強徵6萬多名盟軍戰俘和30多萬名東南亞勞工在此修築長約415公里的泰緬鐵路。在日軍的威逼下,加之物資匱乏和條件嚴酷,十萬餘人在修建過程中喪生,這條鐵路因此得名“死亡鐵路”。桂河大橋是“死亡鐵路”最著名的一段,泰國在二戰後將其開發為紀念性景點,至今仍在為各國游客展示日本侵略者的纍纍罪行。
新華社發(拉亨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