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8/ 19 18:35:28
來源:新華網

轉嫁危機 破壞規則 割裂世界——美國是世界經濟的最大亂源

字體:

  新華社北京8月19日電(國際觀察)轉嫁危機 破壞規則 割裂世界——美國是世界經濟的最大亂源

  新華社記者熊茂伶 劉健 許蘇培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在一場政治籌款活動中,妄稱經濟增長疲軟的中國是“定時炸彈”。而就在此前不久,出于對美國政府財政狀況惡化和財政管理能力的擔憂,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下調了美國信用評級。

  每當自身陷于困局,美國政客總是慣于把別國當作轉移國內輿論視線的“擋箭牌”、轉嫁矛盾的“替罪羊”。事實上,對于仍在脆弱復蘇的世界經濟而言,美國才是最大亂源。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只顧自身利益,罔顧大國責任義務,違背經濟規律,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侵蝕國際合作根基,威脅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風險。

  2023年3月13日,客戶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市硅谷銀行總部外排隊等候辦理業務。(新華社發,李建國攝)

  全球金融風險之源:濫用美元霸權轉嫁危機收割世界

  本月上旬,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宣布下調10家美國中小銀行信用評級,並將6家美國大型銀行的信用評級列入下調觀察名單。《華爾街日報》評論:“美國銀行的問題遠未結束,才剛剛開始。”

  美國不少銀行難以承受的高利率衝擊,不僅是美聯儲激進加息政策的反噬,也成為基于美元霸權的美國金融政策亂象貽害全球的縮影。

  貨幣政策激進多變、財政政策“寅吃卯糧”,美國利用美元主導地位肆意收割全球財富、轉嫁危機,不斷引發國際市場動蕩。

  為提振本國經濟,美國肆意打開貨幣供應“閘門”。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美聯儲出臺多輪量化寬鬆政策,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又實施“無上限”量化寬鬆,推升全球通脹至40年來高點。大多數超發的美元通過進口商品、投資他國等方式輸出,幫助美國收割全球財富。

  為緩解國內通脹壓力,美聯儲自2022年3月起又開啟激進加息模式,迄今已加息11次,累計加息幅度達525個基點。這導致全球流動性快速收緊、多種貨幣大幅貶值,以美元計價借貸的國家清償債務壓力驟增。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表示,美聯儲政策導致美元大幅升值、資本從新興市場回流,更高利率加劇了新興經濟體債務風險,令世界經濟雪上加霜。

  由于美元霸權的存在,美國國債等美元資産受到追捧,從而讓美國能夠以極低成本吸納美元回流。即便債務上限危機頻繁發生,美國政府依然借債成癮。

  這是2023年8月18日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市區的街道上拍攝的無家可歸者。(新華社發,李建國攝)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當前美國公共債務已超過32.6萬億美元,相當于每個美國人負債近10萬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建立在巨額負債基礎上的美國經濟擴張模式,除導致聯邦政府債務上限危機之外,還與美聯儲政策極端化、財政政策赤字化、産業空心化、家庭財務高杠桿化等眾多次生危機息息相關。

  惠譽本月下調美國信用評級時表示,美國政府債務負擔居高不下且不斷加重,正削弱人們對美國財政管理能力的信心。

  埃及開羅大學經濟學教授阿德爾·馬哈茂德表示,美國利用美元霸權轉嫁國內危機,阻礙全球金融市場正常運作,將拖累世界經濟復蘇步伐。

  全球經貿紊亂之源:違背經濟規律強推“脫鉤斷鏈”

  美國政府近期發布對華投資限制行政令,限制對中國高科技領域投資,再次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美方打著“去風險”幌子搞對華“脫鉤”,引發國際社會普遍擔憂。

  近年來,美國大打貿易戰、科技戰,人為“築墻設壘”,強推“脫鉤斷鏈”。從推動所謂“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到出臺《通脹削減法案》《晶片與科學法案》等排他性歧視性産業政策,再到發布對外投資審查行政令,美國嚴重背離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損害支撐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繁榮的技術創新和投資活動。

  這是2022年8月4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白宮。(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德國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估計,如果歐盟企業在美國壓力下與中國“脫鉤”,德中貿易額將急劇下降。在最糟糕狀況下,德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將降低0.81%,或將導致經濟下行和大規模失業。《日本經濟新聞》估算,與中國“脫鉤”將導致日本年損失53萬億日元,相當于日本每年GDP的10%“憑空蒸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如果全球經濟陷入嚴重碎片化,總體經濟産出可能萎縮多達7%。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認為,開放的全球貿易使各國受益,全球貿易投資的“脫鉤”,將進一步拉高世界經濟的“發熱曲線”,表現為高通脹、高債務和低增長。

  對美國而言,推動對華“脫鉤”奏效了嗎?事實並非如此。英國《經濟學人》日前報道,美國推動供應鏈重塑的對華“脫鉤”只是假像。表面看,美國的需求正從中國轉向其他國家,但中國的全球供應鏈地位並未削弱,這些國家的生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中國。最終,美國“脫鉤斷鏈”企圖反而可能推動盟友和中國建立更強大的聯繫。

  全球治理失序之源:打著“多邊主義”幌子割裂世界

  為維護自身霸權、謀求私利,美國以加強合作為名,拉幫結夥搞陣營對抗,導致世界經濟被人為分割,使經濟全球化出現嚴重倒退,給多邊合作和全球治理帶來嚴重衝擊。

  去年,美國推出所謂“印太經濟框架”,標榜“開放和包容”,卻把亞太地區體量最大、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中國排除在外。

  除亞太地區,美國還在全球其他地區極力推行“偽多邊主義”:在大西洋地區,美國強化與歐洲的貿易和技術委員會機制;在美洲,美國發起“美洲經濟繁榮夥伴關係”;在美國推動下,七國集團發起所謂“重建更美好世界”全球基礎設施倡議,宣稱這是由“主要民主國家領導的價值觀驅動、高標準和透明的基礎設施合作夥伴關係”……美方以意識形態為界大肆割裂世界,對全球治理秩序構成威脅,嚴重損害世界經濟整體利益。

  作為多邊貿易體制的創立者和主要受益者,美國本應發揮表率作用,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卻無視貿易規則和秩序,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淩主義,嚴重衝擊多邊貿易體制。

  這是2022年12月1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國會大廈。(新華社發,沈霆攝)

  世貿組織爭端裁決研究報告顯示,世貿組織成員三分之二的違規由美國引起,美國是迄今為止最“不守規矩者”。作為被世貿組織成員發起爭端解決最多的成員,美國不僅選擇性執行世貿組織裁決,還執意阻撓上訴機構成員遴選並導致其陷入“癱瘓”,是全球公認的“多邊貿易體制破壞者”。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指出,美國近些年的種種做法是對國際經濟秩序的重大打擊,美國已成為國際貿易體係的主要破壞者。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768112981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