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拍攝的首屆海峽兩岸(湖南)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新華社發
新華社長沙9月16日電(記者張格)“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張家界的雲海,峰林在雲霧中若隱若現,這裡簡直就是仙境!”在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的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台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蕭博仁連連感慨。儘管已來過張家界多次,但他稱每次都有新驚喜。
9月15日,作為本屆湘&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會的一項專題活動,首屆海峽兩岸(湖南)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張家界市慈利縣開幕。百餘名台灣旅游業者受邀來到張家界,參與文旅項目觀摩、兩岸旅行商合作洽談會等活動,與大陸從業者圍繞市場開拓、産品推廣、資源共享等內容面對面交流。
長期以來,台灣游客入境人次都位居張家界入境游客前列。數據顯示,2025年1至7月,張家界接待台灣游客6.4萬人,同比增長27.69%。
“儘管許多台灣旅行商都推出張家界的旅游産品,但從業者本人並不一定親自到訪過。”蕭博仁説,這次以旅游為主題的兩岸交流活動,讓島內業者有機會實地考察,促進兩岸同行深入了解彼此需求,有利於未來更廣泛的合作。
有着30餘年旅游從業經歷的蕭博仁認為,旅游業是兩岸交流的重要橋梁。“旅行是台灣民眾認識大陸的重要方式,許多&&正是通過旅游了解大陸市場,進而選擇到大陸投資創業。”他説。
在合作洽談會現場,兩岸旅游業者相對而坐,面對面親切交談、互換名片,氣氛融洽。
“與寶島同行聊得很開心。通過交流,我了解到台灣民眾對來大陸旅行十分感興趣,台灣旅行商也建議我們接下來推出更豐富的冬季旅游産品,吸引更多游客。”張家界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徐煒説。
“我經常在大陸的景區景點考察,常看常新,變化很快。”台灣旅行公會總會理事長吳盈良説,近年來,大陸的旅游産品和服務不斷提質升級,這讓台灣業界對兩岸文旅交流、經貿合作更有信心。
&&吳仁珷多年來致力於推動兩岸文旅交流。此行,他帶領許多台灣民宿從業者實地考察張家界。“風光優美的張家界,不僅是台灣游客嚮往的旅游勝地,也正成為台灣投資者看好的市場。”吳仁珷説。
考察期間,&&們“打卡”了張家界大峽谷景區、張家界慈利茶馬雄風旅游區等當地近年新增旅游業態點。吳仁珷説,行走在張家界,能隨時隨地與歐美、日韓游客擦肩而過,“張家界全球廣闊的客源結構和不斷升級的文旅産業,讓&&看見新的投資合作機遇”。
慈利縣副縣長吳金偉介紹,長期以來,慈利與台灣緊密相連。慈利是護&民族英雄孫開華的故鄉。近年來,慈利加強對孫開華故居的修繕保護,當地為紀念孫開華而興起的“二端午”龍舟賽也傳承至今,並深受群眾喜愛。
“兩岸加強文旅合作是民心所向。旅游交流並非止於山水之樂,更是跨越海峽的一道橋梁。”吳金偉説,兩岸同胞在行走與體驗中,能更直接、真切地感受“兩岸一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