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客流攀升,北京朝陽站作為京哈高鐵北京段始發站,成為首都東部重要的出行“起點”。站內,身着鐵路藍的曹燕一如既往穿梭在候車廳與站&之間:接應重點旅客、為急客開闢綠色通道、核對聯程換乘時間、解答中外旅客問詢……一趟趟列車在她和同事們的協同保障下準點始發,秩序井然。
今年雙節期間,北京朝陽站增開京哈高鐵動車組20對,主要開往瀋陽、長春、哈爾濱方向;圍繞沈白高鐵開通運營,加開4對長白山方向高鐵列車,滿足假日旅游客流需求。9月30日至10月10日,車站預計發送旅客64.9萬人次、到達旅客73.5萬人次,發送高峰日為10月1日9.91萬人次,到達高峰日為10月8日9.93萬人次。
面對密集的客流組織,曹燕帶領“曹燕服務組”與各崗位協同作戰:對臨近開車前15分鐘的旅客實行“快速進站—安檢—檢票”一站式綠色通道;高峰時段啟動快速進站廳,強化現場引導;遇非常態時明確“不關閉候車室”,中間站通過門鈴呼叫器保障閉站期間旅客進站等候。節前,車站新增144把充電座椅、優化標識系統,完善商務座候車服務;“京鐵愛心”持續提供預約、輪椅與擔架等輔助器具,母嬰室配備嬰兒護理&、哺乳座椅。服務組還與站區管委會朝陽站西交通樞紐“艷華”服務組聯動,實現重點旅客點對點接駁。
“把每一件小事當成命令來完成。”這是曹燕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2007年,她脫下迷彩,穿上鐵路藍,從北京站一名普通客運員做起。剛上崗時,她被一張列車時刻表難住;此後便在班後“啃表背車次”,很快變成班組裏的“活地圖”。在師傅李素萍帶領下,她進入“素萍服務組”,服務老幼病殘孕重點旅客,逐步成長為“第二代帶頭人”。
彼時的春運、暑運裏,她用部隊學到的急救知識處置突發情況:為突發抽搐的患兒清理口腔、掐人中、固定肢體,直至母子安全上車。她説:“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為備戰集團公司技術比武,她夜以繼日默畫鐵路結算站示意圖,把A3紙畫成厚厚一摞,最終帶隊連續兩年奪得團體第一。
“素萍服務”溫暖回家路的故事裏,曹燕的身影也曾頻頻出現:從盲人旅客的手臂挽扶,到常旅客服務檔案的細緻完善,她把“把旅客當親人”的服務理念,落實在一次次奔跑與一次次攙扶裏。
2021年7月,曹燕轉戰新開通的北京朝陽站。不同的客源結構、不同的硬體流程,決定了服務理念不能“照搬”。她天天天不亮到崗、末班車離站才走,推着輪椅“實測流線時間”,和團隊一起打磨出“陽光語言、陽光心態、陽光旅途”的“陽光服務法”,並以自己的名字組建“曹燕服務組”。如今,這個以她命名的服務組,在暑運、黃金周等大客流場景中,已成為北京朝陽站的一張溫暖名片。
假日裏,曹燕最忙的時段,是列車“到發接續”的窗口:幾分鐘內,十幾趟車先後到達、近萬人同時進出站。她把“多問一句、相互確認、單票認證”定為基本流程,對老年旅客“慢一點、近一點”、對攜嬰旅客“先落座、再查票”、對外籍旅客“先理解、再引導”,把“快與穩”“效率與溫度”擰成一股繩。
在她的帶動下,服務組年均收到表揚信、錦旗、12306與12345表揚工單數以百計;她本人先後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國鐵集團勞動模範、火車頭獎章、國鐵集團優秀共産黨員等榮譽。2024—2025年度,她入選“北京榜樣·最美退役軍人”。
“當過兵的人,踏上起跑線,就一定要跑到終點,不管中間有多難。”這是曹燕對團隊説得最多的一句話。國慶、中秋長假裏,她把這股勁兒融入每一個細節:一張及時改簽的車票、一次更順暢的換乘、一把遞到手邊的輪椅、一個準確的站&&向——都是她和同事們交出的“假日答卷”。
而在更長的時間軸上,北京朝陽站也在不斷完善換乘與綜合交通保障能力,成為聯通城市與遠方的現代化樞紐。這個“起點”,見證着一支以她名字命名的服務組,如何把“軍魂”的堅毅與鐵路服務的溫度,轉化為旅客假日出行中看得見、摸得着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