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地實施,帶動入境消費、邊境旅游與服務型消費協同升溫。
據統計,今年1至8月,外國人入境5126.8萬人次,同比上升27.8%。我國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1%。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新型消費持續壯大,入境消費持續擴大。截至8月底,全國離境退稅商店數量突破1萬家,前8個月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97.5%,享受退稅人數同比增長2.5倍。
服務擴圍帶動入境游與
邊境經濟協同升溫
今年以來,入境免簽等政策紅利疊加消費場景創新,激發境外游客“中國游”與“中國購”雙重熱潮。
在新疆,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邊境游、跨境游、購物游成為入境消費“新通道”,7月以來,日均進出人員超3萬人次。烏魯木齊天山機場前8個月進出境旅客62.3萬人次,同比增長69.5%,其中以旅游觀光為目的的旅客佔比達40%。海關推出的“即買即退”等退稅便利舉措,進一步激發了入境旅客消費活力,共辦理離境退稅371票,涉及金額527.94萬元。
在內蒙古,隨着我國對俄羅斯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2025年9月15日開始),內蒙古滿洲裏這座邊境小城憑藉區位優勢和便利交通條件,迎來大批俄羅斯游客入境消費。
免簽政策也帶動了邊境城市的旅游、餐飲、住宿等相關産業發展,今年前8個月,滿洲裏市接待游客總人數656.97萬人次,旅游總花費110.7億元。
新疆、內蒙古等地的實踐表明,服務消費的提質擴容,不僅能激活本地經濟,更能成為吸引國際游客、提升國家形象、反哺外貿出口的“軟實力引擎”。
離境退稅與支付便利化
構築“中國購”基礎
《關於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將“優化離境退稅服務”列為重點任務。政策核心是讓境外游客“買得方便、退得順暢”。北京設立3個“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上海啟用全國首&離境退稅自助開單機,深圳推行海關“一單一包”免拆封驗核模式,極大提升購物體驗。
今年以來,北京“雙樞紐”機場客貨兩旺,對首都國際交往的引領促進作用持續提升。1—8月,北京雙樞紐機場驗核離境退稅申請單26819張,同比增長223.98%;驗核申請單總金額8.32億元,同比增長92.77%。
在深圳,今年前8個月,深圳海關驗核離境退稅申請單2.14萬票,同比增長6.95倍,驗核商品金額7.4億元,同比增長1.89倍,其中手機、運動相機、筆記本電腦及平板等國産商品佔比38.8%,顯示境外游客在中國境內購物增勢強勁。目前,深圳已開通離境退稅口岸6個,成為全國首個離境退稅海陸空口岸全覆蓋的城市。
與此同時,外幣外卡支付渠道持續拓寬。銀聯、支付寶、微信支付已覆蓋全國95%以上重點商圈與景區。外籍游客可直接使用Visa、Mastercard、Apple Pay完成支付,支付便利性成為吸引消費的關鍵因素。
離島免稅政策實施五年
購物金額超兩千億
《關於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持續深化“購在中國”品牌打造,開展“服務消費季”系列促消費活動,打造一批商旅文體健融合的消費新場景。海南省以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離島免稅等優惠政策,成為消費增長活力源泉。
目前,海南共有12家離島免稅店。隨着購物體驗感的不斷升級,逛免稅店已成為游客在海南旅游的必“打卡”項目。
新政實施後,海南離島免稅還相繼推出了郵寄送達、島內居民返島提取以及“即購即提”和“擔保即提”等多種便捷提貨方式,不斷優化旅客的購物體驗,進一步釋放免稅消費潛力。
為充分釋放離島免稅政策紅利,海口海關創新實施“集中+自動”審單模式、無人機配送免稅品等多項智慧監管措施,全面提升監管效能,讓企業賣得好、旅客買得到。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自2020年7月1日起,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提升至10萬元,並取消單件商品免稅限額,免稅商品種類增加電子消費産品等7類商品。據海口海關統計,新政實施以來截至9月11日,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超2000億元,免稅購物人數30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