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易危物種小絨鴨-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6 16:51:25
來源:新華網

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易危物種小絨鴨

字體: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6日電(記者葉紫嫣)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鳥類名錄》再增新成員,它們是由內蒙古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人員於今年8月,在核心區三道泡子北濕地首次觀測到的12隻易危物種小絨鴨。經比對《內蒙古自治區鳥類名錄》及查閱鳥類記載,該發現被正式確認為內蒙古鳥類新記錄,填補了我國內陸濕地小絨鴨觀測的空白。

  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志雌性小絨鴨。(錢英 攝)

  “小絨鴨在國內非常罕見,具有極高的生態與科研價值。”內蒙古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科負責人、一級主任科員周景英介紹,該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易危物種,被納入我國“三有”保護動物名錄,此前國內僅在烏蘇裏江口、北戴河等地有罕見旅鳥記錄,主要棲息於沿海及北極近海濕地。此次在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測到小絨鴨,證實其活動範圍可延伸至我國北方內陸濕地,拓展了其已知分佈邊界。

  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內蒙古、黑龍江、吉林三省區交界處,位於大興安嶺山地與松嫩平原過渡地帶,是草原與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承載地。

  近年來,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實施生態補水工程,每年向濕地補水2400萬立方米,使濕地面積增加2萬畝、水位提升近1.5米,同時推行“網格化”巡護與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非法捕獵行為,並與東北林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合作,構建起“科技監測+人工巡護”的立體化監管體系。

  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劉也 攝)

  多樣化的生態修復與保護舉措,讓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大鴇、丹頂鶴、東方白鸛等78種國家級保護動物的繁衍生息地,為小絨鴨等珍稀物種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

  “此次易危物種小絨鴨的現身,是保護區生態系統持續向好的一個縮影。”內蒙古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國慶&&,作為“大鴇之鄉”與“候鳥天堂”,保護區將繼續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理念,築牢北方內陸濕地生態安全屏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