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健康|再探宇宙奧秘!我國將發射四大科學衛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5 18:06:06
來源:新華社

科學與健康|再探宇宙奧秘!我國將發射四大科學衛星

字體:

  “人類在宇宙中是否孤獨?”這份跨越時空的終極好奇,正驅動着係外行星探測的前沿探索。記者11月24日在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中心採訪時了解到,我國在“十五五”時期計劃發射四個科學衛星任務,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破解關乎人類認知邊界的謎題。

  鴻蒙計劃:赴月背聽“宇宙嬰兒啼哭”

  如果把宇宙比作一個成長中的孩子,那它“嬰兒時期”的哭聲可能就藏在月球背面。我國“鴻蒙計劃”首顆探源衛星將率先啟程,隨後和10顆衛星組成低頻射電望遠鏡陣列,奔赴這片宇宙中安靜的“收音室”,捕捉到宇宙大爆炸後,第一顆恒星誕生前那段“混沌時光”的微弱信號。

  “那是宇宙誕生後幾億年的‘黑暗時代’,既沒有恒星發光,也沒有星系形成,卻藏着宇宙結構演化的關鍵密碼。”天文學家解釋,“鴻蒙計劃”將通過分析這些原始射電信號,還原宇宙從“一片漆黑”到“星光初現”的神奇過程,相當於為宇宙拍攝“嬰兒照”。

  夸父二號:“直視太陽兩極”的太空攝影師

  人類對太陽的觀測從未停止,但它的“南北極”卻始終蒙着神秘面紗。“夸父二號”將創下國際先河——成為首個繞行至太陽極區上空的探測器,像一位架起長焦鏡頭的高空攝影師,直接凝視太陽的“兩極容顏”。

  太陽極區是太陽磁場活動的“心臟地帶”,所有太陽風暴、耀斑等劇烈活動的根源都藏於此。“以往我們只能‘側面打量’太陽,夸父二號將實現‘正面透視’。”據介紹,衛星獲取的極區磁場數據,能讓人類提前預知太陽風暴來襲,更能揭開“太陽如何影響地球”的深層關聯。

11月2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在發布會現場介紹空間科學先導專項整體進展。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係外地球巡天衛星:為人類尋找“第二家園”

  “地球是宇宙中的孤獨綠洲嗎?”這個問題將由我國係外地球巡天衛星給出更精準的答案。這顆專門“追星找家”的衛星,將重點鎖定和地球大小相當、處在恒星宜居帶的“地球2.0”。

  “如果能找到‘地球2.0’,不僅能為生命存在提供關鍵線索,更能為人類未來星際探索開闢新路徑。”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隨着探測技術的不斷升級,人類距離破解宇宙孤獨之謎、找到宇宙“鄰居”的那一天將不會遙遠。

  eXTP空間天文&:闖入“宇宙禁區”的“物理學家”

  黑洞視界邊緣的時空扭曲、中子星表面的極端環境——這些地球上無法模擬的“宇宙實驗室”,將迎來eXTP空間天文&的探訪。這顆飛行在地球大氣層之外的“物理學家”,專門觀測“宇宙禁區”。

  “在黑洞周圍,引力強到能讓光線‘拐彎’。”科學家介紹,eXTP將通過捕捉這些極端天體的X射線信號,檢驗愛因斯坦預言的極限,探尋超越現有物理學框架的“新規律”。

  發起探索:破解更多宇宙謎題

  從月球背面的“宇宙收音”到太陽極區的“磁場探秘”,從係外星空的“家園搜索”到極端天體的“物理實驗”,面向“十五五”,中國這些科學衛星將陸續升空,構建起覆蓋“宇宙起源—太陽活動—地外生命—極端物理”的探測網絡。

  “每一次探測,都可能改寫我們對宇宙的理解。”王赤&&,中國正以獨特的智慧,向宇宙深處發起探索。(記者胡喆)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