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科研人員展示通過混合現實技術,微米級呈現腦機接口裝置與大鼠大腦主要血管和腦組織的空間位置關係。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在資本市場上,腦機接口正成為投資者的關注焦點。不僅相關板塊今年以來最高漲幅超過60%,創投方面的相關投資額也實現大幅度增長。資本熱捧背後,是腦機接口技術研發的全鏈條推進,應用案例的持續涌現,以及産業鏈的加速完善。
“十五五”期間,在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各方合力推動下,腦機接口這一連接思維與現實的人機交互關鍵技術,有望撬動百億級産業規模,為醫療、消費等領域帶來深刻變革。
研發和臨床全鏈條推進
不久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團隊聯合東華大學團隊,成功研發出如頭髮絲般纖細、柔軟可拉伸的神經纖維電極——神經蠕蟲(NeuroWorm)。
記者了解到,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因電極直接與神經元“對話”,可實現更高的監測精度與更豐富的功能。然而,傳統植入式電極植入後不僅無法動態調整植入位置,也無法對周邊環境作出響應性調整。而NeuroWorm這樣的“動態電極”可以在兔子顱內“游走”,根據需要主動更換監測目標。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劉志遠&&,該研究首次提出腦機接口“動態電極”新範式,打破植入式電極的“靜態”傳統。
先進院的突破是我國腦機接口發展的生動體現,今年以來,我國腦機接口技術不僅在底層技術上有所突破,臨床應用探索也持續推進,首次案例正在涌現。
不久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完成全國産自主研發腦機接口芯片“漢産”首例臨床植入手術,成功採集到了患者大腦中感覺運動區域的神經信號。
術後經過一個多月的系統訓練,患者原本無法活動的大拇指功能明顯改善,並能完成抓握水瓶、將瓶口對準嘴巴喝水的連續動作。
據衷華腦機相關負責人鄭瀚介紹,此次首例“漢産”腦機接口芯片臨床植入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着國産腦機接口技術在臨床轉化中取得關鍵性進展。
天津大學醫學部講席教授、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副主任劉秀雲&&,腦機接口不僅有潛力解放人類雙手,更能為疾病診療開闢新途徑,是引領未來科技發展和産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之一,正在孕育顛覆性突破。“當前我國腦機接口正在技術研發和臨床探索等方面實現全面推進。”
政策帶動産業鏈加速完善
腦機接口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推動。今年以來,腦機接口領域的政策支持不斷加碼。
今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動腦機接口産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30年産業綜合實力邁入世界前列。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也明確提出,推動腦機接口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劉秀雲&&,《建議》提到的“創新監管方式”“建立未來産業投入增長和風險分擔機制”等政策,有助於支持腦機接口企業在新興領域開展改革探索。
中國兵器科技帶頭人龍善麗認為,《建議》提出的“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將促使産業鏈技術分工持續深化,推動形成可自主內循環的良性産業生態。
政策紅利下,産業鏈上下游協同效應增強。據了解,腦機接口産業鏈上游主要涵蓋核心元器件,其中電極與芯片是關鍵組成部分。中游主要涉及感知和分析腦神經活動的系統、軟體以及&&。下游則是特定應用場景,包括醫療健康、生活消費、工業生産等領域。
“漢産”芯片的成功植入便是産業深度協同的一大成果。鄭瀚告訴記者,衷華腦機與協和醫院共建的“院企聯合實驗室”,依託於該實驗室,協和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團隊與衷華腦機研發人員深度協作,確保相關産品從研發階段就精準契合臨床需求。此次腦機接口芯片的植入手術,也是該實驗室成立後的一項標誌性成果。
燧世(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斌則介紹説,公司研發的“腦電採集與事件相關電位系統”屬於腦機接口産業中銜接上下游的感知和分析部分,已在今年早些時候正式獲批腦機接口第二類醫療器械,將在天津市環湖醫院、市第一中心醫院等醫療機構應用,公司也將和醫療機構共同推進腦機接口的進一步發展。
“腦機接口這樣的前沿産業裏,大型科研機構負責‘破題’,專精特新企業負責‘攻堅’,‘獨角獸’企業則推動‘落地與示範’。這樣的生態布局將有助於形成從基礎研究、核心器件、系統集成到臨床轉化的完整産業鏈。”一位腦機接口領域資深專家&&。
各方深挖萬億級市場潛力
腦機接口這一“橋梁”連接的不僅是人腦與設備,更有望打開萬億級規模的大市場。
安徽北方微電子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産業部部長孫貝貝告訴記者,在醫療康復方向,腦機接口産品已進入康復訓練、脊髓損傷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試驗階段;消費級市場中,腦控檢測、睡眠監測與改善、康復訓練類産品陸續上市;工業領域,疲勞監測、專注度評估系統也開始在特殊行業試點應用。
《腦機接口技術與應用研究報告(2025年)》指出,當前腦機接口市場已達到數十億美元規模,預計到2030年將突破百億美元。據麥肯錫測算,全球腦機接口在醫療應用領域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00億美元,到2040年有望突破1450億美元。
在巨大市場潛力的吸引下,資本對腦機接口板塊的關注正在提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今年以來腦機接口板塊漲幅約50%,期間最高漲幅達63.22%。
展望行業未來,從業者信心正足。
“我國腦機接口産業鏈仍有多處亟待突破,包括電極長期有效性、高通道饋通技術等,但國內在這些領域發展迅速,相關問題正逐步解決。”明視腦機創始人劉冰坦言。
安徽北方微電子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丙根也&&,“十五五”將是腦機接口産業發展落地的關鍵五年,産業將不再停留在樣機演示階段,而會在醫療康復等社會需求迫切、臨床價值明確領域,率先實現規模化突破。隨着部分關鍵技術突破和成熟,産業鏈也將更加明晰。(記者 袁小康 楊文 王自宸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