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破局,場景潛力怎麼挖-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3 08:28:28
來源:經濟日報

應用破局,場景潛力怎麼挖

字體:

  位於江蘇省宿遷市蘇州宿遷工業園區的星雲喬海航空科技(北京)集團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工人在組裝飛機。王 力攝(中經視覺)

  從霧裏看花的科技秀場,到跑出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的全新賽道,一批場景創新成果正在重塑人們關於生産生活的體驗。

  “場景資源無處不在,釋放場景潛力大有可為。”這是調研中業界人士的共識。日前印發的《關於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支持建設一批綜合性重大場景、行業領域集成式場景、高價值小切口場景。

  那麼該如何挖掘場景潛力、推動落地應用?怎樣培育引領性高、示範性強、帶動性廣的場景,更好賦能新質生産力發展?

  打開雙向奔赴大門

  提到水泥行業,過去人們常認為其能耗高、污染嚴重。但在安徽海螺集團,一場老牌國企依託場景開放與市場的雙向奔赴,正在改變人們的刻板印象,結出産業向綠向智的纍纍碩果。

  今年4月,海螺集團聯合華為發布全球首個“AI+水泥建材大模型”,華為攜算力優勢入場,提供人工智能訓練中心與盤古大模型底座雙引擎驅動;海螺激活數據富礦,開放水泥生産全場景應用生態。目前該模型已在質量管控、生産優化、裝備管理、安全生産、智能問答5類40余個場景落地。在質量管控中,熟料強度預測準確率已超85%;在生産環節,窯爐控制參數自動推薦使勞動強度縮減50%,標準煤耗下降1%,一條5000噸生産線年減碳達4500余噸。

  “讓水泥廠用上AI技術,單靠一家企業玩兒不轉,得拉上懂行的一起幹。”海螺集團董事長楊軍介紹,2024年4月,集團聯合華為啟動大模型建設,依託華為雲盤古大模型技術,梳理出了覆蓋礦山開採到包裝發運全流程的15類200余個場景。在工業智能化賽道上,雙方未來將持續對外開放場景與數據資源,發揮産業協同優勢,提升行業整體數智化水平。

  我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産業體系以及巨大人口規模,積累了大量應用場景。加大各類場景開放力度,是來自行業和市場的呼聲,也是決定場景價值最大化的關鍵因素。《意見》提到,深入推動場景開放和公平高效配置。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主動開放主業領域場景,吸引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和科研院所參與,將強化場景開放協同共享。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琛偉認為,場景開放創新已成為創新要素資源配置方式、提升要素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政策手段。一方面,通過場景開放,減少對新業態新領域的制度約束,開放一些原來法律法規尚未有明確規定的場景資源,在確保安全基礎上允許各類企業參與新場景建設;另一方面,促進技術産業跨界融合、要素資源跨界流動,打造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形成新技術的新型應用場景,推動技術創新成果向産業化應用深度轉化。

  在國務院新聞辦11月10日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負責人桂剛&&,圍繞中央企業深度參與的重點行業、領域,積極組織企業以場景和應用賦能産業鏈創新鏈關鍵環節,依託33個國家級産業聯盟輻射打造&&型經濟,與各方共建資源共享、價值共創的生態圈。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高價值場景供給,拓寬場景開放廣度深度,提升場景應用保障能力,助力發展新質生産力。

  小切口掘出高價值

  2024年8月20日,《黑神話:悟空》正式發售。上線僅約1小時,Steam在線玩家數量即突破百萬大關,迅速成為史上在線人數排名第一的單機游戲作品,多項數據打破紀錄。

  美輪美奐卻不失精緻細節的中國風建築,疊加生動逼真、連毛髮都質感十足的人物形象,這部首個由工業級實景三維重建技術打造的國産3A游戲,讓全球用戶感嘆於中國創意,標誌着我國游戲、影視、文化遺産保護等行業迎來工業級實景三維重建技術深度賦能。

  “《黑神話:悟空》帶來視覺享受的背後,是國內多家科技企業以小切口場景創新實現高價值創作的典型代表。”長城戰略諮詢場景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朱志華告訴記者,實景三維重建是生成三維數字世界的關鍵環節,《黑神話:悟空》通過引入一系列空間計算技術,以一整套工業級、流程化的實景三維重建工具和軟體系統,極大提高了游戲畫面的真實性和沉浸感。

  朱志華舉例説,用戶在游戲中看到的懸空寺、應縣木塔、雲岡石窟等三維影像主要來自空地模型實景融合技術,可實現無人機採集數據與手持三維激光掃描儀數據快速融合。空間計算技術則逼真還原了寺廟、佛像、森林、岩石等真實世界中的物體。動作捕捉技術能精準跟蹤演員的每個動作,並轉化為游戲角色的動作。

  文體消費領域的沉浸式體驗、智慧居家養老不斷提升民生溫度、車路雲一體化賦能便捷出行……場景看似遙遠抽象,但近年來人們在多領域的美好感受都有來自場景成果轉化的潤物無聲。

  “小切口高價值的場景往往不是攤煎餅式創新,而是面向具體問題,從小切口入手解決大問題。”長城戰略諮詢副總經理黃波通過對多家科創企業調研發現,一些新場景通過將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率先應用於某個真實而具體的點,進而在更大範圍解決受到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動産生更大規模的外延和溢出效應。

  超級場景定義未來

  無人船舶開進黃金水道,智能飛行摩托自如穿梭,110架無人機化身城市交管助手……9月22日,在安徽合肥駱崗公園進行的一場全空間無人體系成果展,勾勒出未來城市的全新影像。

  從天空到陸地再到水域,全空間無人體系是合肥加快打造“全域場景創新之城”的縮影。“以場景培育驅動城市發展,以場景開放促進産業集聚。”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陳軍介紹,聚焦新領域新賽道,安徽以應用場景為牽引,加速一批新技術新産品率先應用推廣,推動整座城市變身“超級應用場”。

  在場景培育和開放中,全空間無人體系、現代農業、海洋開發等綜合性重大場景強調跨領域跨區域協作、注重産業全鏈條場景開放,這也意味着資金投入大、涉及面廣,往往需要政府搭&,為市場提供參與和試驗的機會。

  黃波認為,場景創新是一個多主體協同推進的過程,需要激發各方參與的動力。行業企業作為場景需求方,開放實際應用場景;科技企業作為技術能力提供方,提供創新解決方案;投資機構提供資本支持;政府則需要搭建&&、完善機制,營造有利於場景孵化的創新生態。

  “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好,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意見》落實過程中,既要鼓勵場景建設管理制度創新,探索盡職免責的管理模式,又要完善場景安全風險管控措施,探索標準先行的市場准入管理模式,積極培育創造更多新職業新崗位,實現安全有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説。(記者 紀文慧 顧 陽)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