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解碼大腦到調控大腦,為腦疾病治療開啟新可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3 08:47:01
來源:文匯報

從解碼大腦到調控大腦,為腦疾病治療開啟新可能

字體: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前瞻布局未來産業”,同時點名“腦機接口”作為未來産業六個方向之一,要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這條未來産業的重點賽道,上海正加速探索新應用,拓展新場景。

如果説此前幾家代表性企業聚焦“讀腦”——通過植入電極“探聽”和解碼大腦信號,推進臨床研究;近期新亮相的一批成果,則將關注點轉向“寫腦”——不僅能讀取腦電信息,還能向大腦輸入信號,以治療抑鬱、厭食等腦病或為失明者重建視力。

日前,在新虹橋國際醫學園區,上海腦機接口未來産業集聚區首棟空間載體落成,並以一場高規格的産業聚會完成對外“首秀”。用上海國投公司總裁戴敏敏的話説,就是要讓最懂技術、臨床、政策和投資的人坐在一起,“多點發力”推動顛覆性技術轉化為新質生産力。這場“腦機智匯”沙龍吸引了産業鏈上下游的眾多生態夥伴,其中包括多個在新賽道上取得新突破的腦機創新團隊。

腦機接口研究有兩大方向:一是讀取大腦信息並解碼,從而了解“大腦裏發生了什麼”;二是通過深部腦刺激等,主動調控腦功能,治療腦疾病。這兩個方向被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王守岩分別稱為“讀腦”和“寫腦”。他認為,“讀腦”研究了近50年,相關技術日趨成熟;而在“寫腦”方面,近年來也開始出現突破,包括孫伯民團隊的工作。未來,“讀腦”和“寫腦”的融合將為腦疾病治療開啟新的可能。

事實上,過去一年,上海圍繞國家戰略,全力推動腦機接口技術創新和産業培育,博睿康、階梯醫療、腦虎科技等成為第一批交卷的企業。博睿康的半侵入式腦機接口在全國率先進入創新通道,幫助高位截癱患者恢復肢體運動功能;階梯醫療開展了國內首例侵入式腦機接口臨床試驗,讓失去雙手的患者玩起了電腦游戲;腦虎科技在全球首次實現語言和運動信號雙解碼……總體上,這些“讀腦”成果都是為患者重建了通向外界的神經信號通路。

與此同時,在相對低調、但同樣前景廣闊的“寫腦”領域,上海的布局也已有所斬獲。除了腦疾病治療試驗,還包括複雜的感覺重建。上海明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劉冰透露,他們剛剛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複雜圖形疊加顏色的視覺重建ITT(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利用腦機接口對大腦特定位點進行電刺激,不僅在意識中生成一個“幻視”光點,還能較精確地控制其色彩。劉冰&&,和採集腦電信號相比,“寫入”的算法更難,對精度要求更高,此前只有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對視覺重建有所涉獵。作為一家創業企業,明視醫療計劃在明年完成一例盲人植入手術,讓患者重新“看到”彩色圖形;而遠期目標則是用腦機接口和攝像頭,幫助摘除眼球的患者重建大約0.3到0.5的視力。

上海市腦機接口臨床試驗與轉化重點實驗室主任吳勁松透露,他們正和相關企業一道,對“言語想象”進行解碼和編碼,希望能讓人與人的交流無需開口,靠類似“心靈感應”的方法就能完成。復旦大學也圍繞“寫腦”集聚資源,組建了神經調控與腦機接口研究中心,聚焦疼痛、帕金森病、癲癇、睡眠障礙等的神經治療研究。

“讀”“寫”並進,這是當前上海腦機接口發展的一條重要線索。市科委相關負責人&&,目前全市正按照項目經理團隊主責、重點任務清單突破、未來産業基金賦能、未來産業集聚區支撐的“四位一體”機制,落實腦機接口和未來産業相關頂層設計,力爭到2030年後,將上海腦機接口的産業規模從目前的10億元左右提升到百億甚至千億量級,成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要支柱之一。(記者 張懿)

【糾錯】 【責任編輯:朱家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