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科技賦能“耕海牧漁” 連江書寫“藍色答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1 15:15:43
來源:新華社

新華視點|科技賦能“耕海牧漁” 連江書寫“藍色答卷”

字體:

  地處東南之濱的福州市連江縣,海域面積是陸域面積的2.7倍,“向海洋要食物”的優勢得天獨厚。連江的水産品總産量、漁業産值多年居全國縣級前列。

  作為全國海帶育苗量佔比50%的“産業高地”,連江用60年時間,從依賴北方引種到自主培育無邊海帶等8個品種,構建起集育苗、養殖、加工於一體的全産業鏈,帶動漁民增收。

  近年來,連江縣帶領海産企業,積極尋求與科研機構的緊密合作,成功地培育出了“黃官1號”“黃官2號”、無邊海帶等高品質海帶品種。2024年,連江全縣海帶育苗30萬片,産值約9000萬元,總量佔全國50%,居全國首位。

  經略海洋,裝備先行。隨着“百台萬噸”深遠海生態養殖工程的紮實推進,連江海域已陸續投放 “定海灣”“閩投1號”“乾動”系列等11&(套)深遠海養殖&&,總養殖水體近18萬立方米,年産量近2000噸優質水産品,産值達5億元。與傳統養殖不同,如今一座座現代化海洋牧場裝備“拔海而起”,以科技賦能漁業,為百姓餐桌輸送更多優質蛋白。

  連江自古就是中國重要的造船基地。如今,連江致力於推動船舶製造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進程,産自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的游艇已經“游”向世界。當地企業延續傳統“福船”風格,將鎮海樓、三坊七巷等福州元素融入設計,研發出零排放新能源游艇。

  連江當地企業攻克超級游艇製造技術,以電動零排放、智能輔助駕駛為核心優勢,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實現中國游艇的“出海突破”。

  統籌:李傑 王健 李佳琳

  編導:崔月平

  記者:林凱

  包裝:夏勇

  素材支持:福州廣播電視台時政融媒體中心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