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食品包裝查找生産日期,但是翻來覆去找不到”“想要研究一下配料表,卻因標籤字體過小而看不清”……消費者在購買預包裝食品時遇到的這些問題有望通過數字化手段得到解決。
國家衞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日前聯合發布《關於實施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籤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籤的範疇、應用要求、修改要求等。
數字標籤對消費者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又會從哪些方面助力食品行業升級?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破解食品信息“躲貓貓”
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看到,已經有不少預包裝食品使用了數字標籤。正在北京物美超市開陽橋店購物的消費者王華體驗數字標籤掃碼後告訴記者:“以前食品外包裝上的字又密又小,有的連生産日期都不容易找到。現在通過數字標籤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産品的配料表、保質期等重要信息。數字標籤還有語音播報功能和大字模式,閱讀更方便了。”
《公告》明確,數字標籤是指食品包裝上採用二維碼等信息化手段展示的食品標籤。鼓勵通過數字標籤展示更多法定可標示的食品信息,如配料來源、生産工藝、産地信息、食用方法、産品追溯、食品安全與營養等,推動數字標籤成為食品安全相關信息交流的良好載體。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通過掃描數字標籤二維碼,消費者可以在手機等移動設備上了解食品標籤內容,同時可實現頁面放大、語音識讀、視頻講解等功能,並可獲取有關食品成分、使用説明、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等信息,這將有效解決部分消費者閱讀食品標籤信息時因字體小而看不清、找不到等問題。
數字標籤需要掃碼查看,不擅長使用智能設備的老年人怎樣獲取信息呢?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一室副主任于航宇&&,對於消費者關注的信息,食品標籤不會進行豁免或者減少,食品的名稱、配料、營養成分等,無論是不是使用數字標籤,都保留在食品實體標籤上。此外,如果使用數字標籤,生産者地址等信息的簡化能節省出更多空間,可將字號放大展示消費者更為關注的信息;更多空間展示也能夠進一步提升食品標籤本身信息展示的清晰度及便利度。
“多碼合一”助力安全監管
如果有企業利用數字標籤增加廣告的展示內容怎麼辦?《公告》明確,數字標籤內容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條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預包裝食品標籤強制標示事項的規定;廣告、營銷等其他信息不屬於數字標籤範疇。為確保消費者體驗,保證數字標籤信息易於獲取,數字標籤標示內容應清晰、醒目、易於識讀,避免重疊、堆積,不得有影響正常閱讀的彈窗等干擾元素。
當前不少食品包裝上存在多個二維碼,這些二維碼涉及抽獎活動、溯源碼、企業微博或微信公眾號、防偽碼等。《公告》鼓勵數字標籤二維碼與包裝上其他二維碼整合,實現多碼合一。多碼並存時,為避免混淆,數字標籤二維碼臨近位置應標示“數字標籤”等字樣,以便於消費者識別。
“數字標籤不強制標示所有強制性標籤信息,如生産日期、保質期到期日等,但應與實體標籤上展示的信息保持一致。”於航宇説。《公告》明確,數字標籤展示內容不得篡改,當對數字標籤內容進行修改和更新時,應記錄修改內容、修改時間、修改者信息等要素,確保信息修改過程可追溯。
據介紹,除了不斷優化數字標籤展示信息外,後續數字標籤將與網絡食品經營、智能家居等相銜接,不斷創新應用場景,打造食品數字標籤的生態鏈。於航宇&&,利用數字標籤這一信息化載體,可以拓展其應用場景,比如將數字標籤體現在網絡食品經營中,提升食品信息傳播的準確性;在生活場景中與智能家居聯動,將食品放入冰箱後,通過互聯互通,系統自動提示食品的保質期;等等。
為進一步優化數字標籤管理、推動數字標籤全面應用,國家衞生健康委將2025年作為“食品數字標籤推廣年”。統計顯示,上海、廣東、山東、湖北、湖南、北京等省市積極響應,開展了宣傳推廣活動;包括一些品牌的乳製品、糧油、焙烤食品、肉製品、飲料在內的超千款食品,已經製作、使用了數字標籤。為了幫助消費者快速找到食品上的數字標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會同中國物品編碼中心設計了數字標籤專屬logo,標誌主體以漢字“食”為設計原型,融入“人”與“民”的筆畫元素,彰顯“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食品安全理念。
實現生産與消費雙向奔赴
對於食品生産企業而言,數字標籤也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數字標籤支持‘多碼合一’,將信息展示、産品追溯等功能進行整合,減少了企業在不同二維碼設計、貼標上的重復投入,使企業食品標籤管理工作更高效。供應鏈數據也可以反哺生産端,實現産能調節、原料溯源等動態優化。同時,《公告》明確食品生産者通過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籤展示生産者詳細地址的,可在預包裝食品標籤上將生産地址簡化標注為縣級行政區名稱,並在生産者名稱後標示,這將進一步減少食品廠商包裝材料和印刷油墨使用,兼具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數字標籤試點企業洽洽食品供應鏈負責人王讓告訴記者。
此外,通過數字標籤的應用,可以展示更多因實體標籤版面受限而無法展示的合法信息,包括配料具體來源及生産工藝細節、詳細食用方法建議、食品安全與營養特性説明、全鏈條産品追溯信息等。傳統實體標籤一經印刷便無法修改,數字標籤展示內容不得篡改,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或更新,同時確保信息修改過程可追溯。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總工程師李宇認為,這意味着食品企業可以進一步有效節約食品標籤的維護成本,並提升企業管理效率。
賦能綠色低碳發展,是&&《公告》的根本目標之一。於航宇介紹,以飲料瓶為例:每瓶飲料標籤以碳排放0.013公斤計算,100億瓶約13萬噸碳排放。標籤信息每減少10%,可節省相當於超1萬戶家庭1年用電量的碳排放。以16萬家生産企業計算,平均每家每年降低1萬元的成本,食品行業一年可節省16億元。
從長遠看,全面落實數字標籤是大勢所趨。今年3月,食品安全新國標為數字標籤在食品領域的應用提供了規範依據,但很多食品企業仍處於觀望狀態,等待具體的技術要求和標準&&。“這次《公告》的&&,解決了食品生産企業對不確定性的擔憂,將極大推動數字標籤技術在行業的普及。”李宇&&,數字標籤是行業數字化升級的重要一步,《公告》的&&將為數字標籤的全面應用提供充分保障,也將為食品生産企業的創新發展注入動力。食品生産企業也可以數字標籤為契機,在數字化研發設計技術應用上發力,讓企業發展提質增效。
“數字標籤的應用,標誌着我國預包裝食品標籤管理正式邁入數字化新階段。”國家衞生健康委食品司副司長宮國強&&,今後將繼續推動食品數字標籤的發展,引領國際數字標籤建設,提升國際標準制定的話語權。(記者 吳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