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機器人大會探秘下一代機器人“大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9 20:15:01
來源:新華網

在世界機器人大會探秘下一代機器人“大腦”

字體: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記者吉寧、陽娜)在綠茵場上比拼球技、在拳擊場上揮舞雙拳、在流水線上分揀貨物……走進8日開幕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人們仿佛踏入了一個未來世界,各類機器人穿梭其中,它們使出十八般武藝,靈動的身姿、精準的操作,無不展示着科技的魅力。

  這是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展示的一款拳擊機器人。新華社記者謝晗攝。

  在這場科技的盛宴中,涉及思考決策層的機器人“大腦”發展成為眾人熱議的焦點。人工智能大模型、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加速演進,正在推動“大腦”快速迭代升級,賦能機器人産業。這其中,大模型成為眾多廠商着力的攻堅點。

  ——更聰明。8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伴隨着人形機器人的主持拉開帷幕,開啟了這場“機器人總動員”。

  這是8月8日拍攝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展出的智能機器人。新華社記者李欣攝

  在科大訊飛展&,一台身後背着智能語音背包的機器人正忙着跟觀眾“聊天”,聰明又調皮。“你覺得我長得好看嗎?”一位現場觀眾提問。“好看呀,而且你今天的打扮也特別精神。”它的機智回答被公眾讚賞“情商高”。

  “通過多模態降噪和識別,它不僅在展會嘈雜環境下聽得清,而且還能看得懂,更能帶有情緒地模擬人聲。”一位現場工作人員説,“機器人已從遙控器、語音指令控制,邁向自主深度思考推理,不會被非預設的提問‘尬住’。”

  據介紹,星火大模型是這款機器人“大腦”的核心支撐,基於互聯網海量數據預訓練而成,形成針對特定任務的先驗知識,讓機器人具備一定的推理能力。科大訊飛機器人超腦&&總經理劉可為&&,大模型技術的演進,極大推動認知智能的發展,讓機器人具備多輪對話、指令跟隨、個性化聲音模仿等功能,將加速機器人面向消費端普及。

  8月8日,觀眾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與機器人踢足球。新華社記者謝晗攝

  ——更全能。在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展&,天工、天軼系列2.0産品全面亮相,一系列的智能化場景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天軼2.0為展區通電並進行電力巡檢,旁邊的天工2.0完成流水線工業零部件分揀,燈泡質檢區的機械臂則自動識別燈泡的好壞……對比今年4月份參加半程馬拉松時的天工機器人,這一次天工的“大腦”進步神速。

  “我們根據場景和環境要求,研發出了機器人‘大腦’使用的具身多模態大模型和世界模型體系,可以進一步增強機器人空間、視覺、場景的理解力和洞察力,讓它們不斷思考、不斷學習,積累豐富的數據,增強任務規劃能力。”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技術官唐劍説,隨着機器人“大腦”的智能化,其操作能力、理解能力、工作效率將會持續提升,助力機器人從工業流水線進一步走向商業服務。

  8月8日,觀眾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觀看展出的智能機器人。新華社記者李欣攝

  ——更協作。單體機器人智能模型的突飛猛進,也帶來各類場景中群體協作的需求。在優必選展&,近20台機器人、無人物流車協同合作,展現了從物料入庫搬運到智能分揀的全流程作業,讓觀眾沉浸式體驗具身智能的使用場景。

  “通過機器人群腦網絡的整體調度與任務分配管理,既保證了單機的自主決策能力,又實現了群體協同,可以提升整體作業效率。”優必選科技首席品牌官譚旻告訴記者,高效協作離不開“大腦”,人形機器人群體智能技術把語言大模型、機器視覺、運控算法深度融合,依靠廣泛深入的數據收集、模擬訓練,協作能力越來越強。

  人形機器人方興未艾,産業正從技術突破邁向規模化落地新階段,從工業場景的群體智能技術突破到多場景應用加速落地,據統計,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30.2萬套,連續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深度融合的産物,是機器人的高階形態和具身智能的良好載體。”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人形機器人有望在家政服務、生産製造、倉儲物流、邊防海防、教育醫療等場景發揮作用,拉動新消費、催生新産業、擴大新就業,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