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農用航化飛機呼嘯而過,平穩地降落在北大荒集團引龍河農場有限公司農用機場,操作員魯春富走出機艙,一臉輕鬆地説:“今年農場計劃的27.89萬畝航化植保全部完成。”
北大荒集團引龍河農場有限公司農用航化飛機正在作業。(受訪者供圖)
“北大荒種地集約化、規模化程度高,用飛機進行航化植保特別合適。”魯春富介紹,今年執行航化作業的機型和往年相比,作業效率大幅提升,一個架次半小時就能完成1200畝作業,單架日作業可達2萬畝。
引龍河農場有限公司技術員劉曉説,針對今年夏季氣溫高、降水分佈不均和病蟲害發生情況複雜的條件,他們在噴施藥劑中增加了適合高溫乾旱環境的殺菌、殺蟲成分,調整了葉面肥中各類元素比例,力求讓作物在特殊氣候下也能茁壯成長。
近年來,北大荒集團持續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應用。升級航化噴霧系統提升作業質量,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精準高效,無人機巡田助力增産增收。這些“硬核”科技落地應用,增強了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和抗風險韌性。
盛夏時節,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二九〇分公司的農田裏,夏管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與往年不同的是,二九〇分公司今年啟用了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讓水肥灌溉更省心高效。
二九〇分公司高&子管理區種植戶孫建兵來到控制室,輕點觸控屏,智能灌溉系統基站的電磁閘門隨即啟動,水肥混合液流進黑色滴灌帶,精準滲入作物根部。孫建兵笑着説:“以前追肥需要人工下地操作,如今在屏幕上輕點幾下就搞定了。”
“我們管理區水肥一體化覆蓋面積2000余畝,與一般地塊相比,作物肥量均勻,長勢更好。”高&子管理區副主任張海明介紹,這套智能灌溉系統可以針對作物不同生長階段,根據田間傳感器採集到的土壤參數自動生成水肥配比方案,甚至根據作物需要進行自動給水給肥,大大簡化了生産者操作流程,提升了農業生産智能化與自動化水平。
在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六分公司的水田裏,陽光明媚,一台搭載多光譜、可見光攝像頭的無人機,正在往復穿梭。八五六分公司科技信息中心技術員王大成正緊盯控制器屏幕,上面實時顯示着無人機的飛巡路徑。他指着屏幕説:“巡視這2500畝水田,不到兩小時就可以完成,要是人工巡田,一週都未必能完成。”
王大成介紹,無人機將巡田獲取的光譜數據回傳後,計算機據此生成水稻生長數字模型,地塊肥力情況也會以不同顏色在管理&&上呈現,缺肥的地方多施肥,不缺肥的地方少施肥或者不施肥。
八五六分公司科技信息中心高級主管徐克江説,去年多名種植戶在這項技術助力下實現了增收。(記者黃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