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丨抵制不良學風 回歸科研本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1 17:38: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時評丨抵制不良學風 回歸科研本真

字體: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 題:抵制不良學風 回歸科研本真

  新華社記者溫競華

  科技社團禁止過多過濫設立表彰項目、禁止以撐門面為主要目的邀請院士專家出席活動、禁止舉辦“應景式”活動、主辦國際活動不得“窮大方”擺排場……中國科協日前向社會公布《中國科協關於科技社團舉辦活動的若干管理規定》,9條新規劍指當前科技社團舉辦活動中的不良風氣。

  科技社團是學術交流的重要&&,本應是科技創新的一方沃土。但近年來,一些社團活動卻變了味:有的淪為“名利場”,表彰獎項滿天飛;有的成了“秀場”,重形式輕內容;有的甚至借學術之名行牟利之實。這些亂象不僅浪費科研資源、消耗工作精力,更污染學術生態、損害科技社團的公信力和創新力,必須下猛藥治沉疴,扶正氣揚新風。

  科技強國建設離不開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和學術風尚。從“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到高鐵、5G……每一項重大科技進展,無不是廣大科研工作者心無旁騖、潛心鑽研的結果。當前,世界科技競爭日趨激烈,我們更需要讓科研工作回歸本真,讓科技社團真正成為創新思想的孵化器、學術交流的主陣地。

  抵制不良學風必須直面問題,勇於亮劍。中國科協此前就曾&&針對全國學會會員管理的若干規定,對交錢就能入會、會員學術造假等不端行為進行規範整治。此次針對科技社團活動&&新規並主動向社會公布,就是要把問題擺上&面,接受全社會共同監督。

  此外,還需建立監管長效機制。要保證規定能夠真正執行,建立管得住、可操作、能問責的作風學風監管體系,壓實主管單位監管責任和科技團體主體責任,主動排查處理學術不端行為。對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以“零容忍”的態度、嚴格的手段、嚴肅的懲處,劃出誰也不敢逾越的紅線。

  優良的作風學風是科技工作的“生命線”。規範科技社團活動是科技界加強作風學風建設的抓手和縮影,只有不斷優化創新的生態土壤,搭建好學術思想和觀點碰撞的&&,才能更好讓科技創新的“千里馬”競相奔騰,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實支撐。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