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催生數據中心建設潮-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08 08:33:41
來源:科技日報

數字時代催生數據中心建設潮

字體:

  無論人們在閱讀屏幕上的文字、觀看在線電影,還是使用雲存儲服務、與人工智能(AI)對話,這些數據都由一種特殊的數字倉庫——數據中心來存儲、處理和傳輸。世界經濟論壇網站近期一則報道指出,數據中心已成為數字經濟的核心支柱,堪稱互聯網時代的“動力心臟”,為雲計算、流媒體、社交媒體、金融交易、AI系統以及企業IT運營提供着源源不斷的動力。隨着全球數字化進程加速,世界對數據中心的需求與日俱增,各地正掀起建設數據中心的熱潮。

哈薩克斯坦的一個數據中心。圖片來源:世界經濟論壇網站

  數字世界的“超級倉庫”

  數據中心如同數字世界的“超級倉庫”,裏面不是堆積如山的貨物,而是排列整齊的服務器,日夜不停地存儲、處理和傳輸海量數據。它們的規模差異巨大,最大的數據中心面積堪比13個標準足球場,裏面服務器密集排列,支撐着數百萬人同時使用雲&&。

  阿聯酋《海灣新聞》網站在4月28日的報道中指出,數據中心已成為現代基礎設施的核心組成部分,與高速公路、橋梁和機場同等重要。它們支撐着電子支付、流媒體、AI、自動駕駛、網絡安全、在線游戲等數字經濟的方方面面。今天“數字原住民”習以為常的便利服務,背後都依賴這些看不見的“數字心臟”。

  多項研究表明,數據中心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美國商業諮詢機構Uptime Institute於2023年發布的全球調查顯示,每投資1美元建設數據中心,就能帶動建築、能源、IT服務等相關行業産生5—7美元的經濟效益。對數字經濟的投資不斷增長,不僅帶來了資本,還帶來了技術、專業知識和就業機會。麥肯錫在《數字基礎設施的未來》(2023)報告中指出,擁有強大數據中心的國家,在AI訓練、5G/6G、金融科技、生物技術等領域更具優勢,數字經濟增長速度比其他地區快40%。

  隨着各國對數據主權的管控日益重視,數據中心不僅是經濟引擎,更關乎國家安全。建設自主可控的數據基礎設施,能減少對外依賴,增強網絡安全和數字主權。

  各國掀起數據“淘金熱”

  英國《經濟學人》曾在報道中指出,就像石油曾助力全球經濟繁榮一樣,如今數據正成為新的石油——驅動全球經濟的新能源。在數字時代,世界各國競相建設數據中心,掀起數據“淘金熱”。

  數據顯示,作為互聯網發源地,美國以5383個數據中心領跑全球;歐洲方面,德國(522個)和英國(512個)位居前列;作為數字經濟大國,中國目前運營着約450個數據中心且增長勢頭強勁;印度正快速崛起,現有140多個數據中心;菲律賓和巴基斯坦分別擁有25個和22個數據中心。

  在數字經濟爆炸式增長的助推下,數據中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如今,全球數據中心行業的價值估計為2427.2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增加一倍多,達到5840億美元以上。英國《金融時報》預計,到2029年,這一數字甚至將達到6240億美元。

  亞馬遜、谷歌、微軟和元宇宙&&公司(Meta)等科技巨頭正在引領這一潮流,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數量大約每5年翻一番。據估計,這些設施可以處理全球95%以上的互聯網流量,確保數十億用戶的實時連接,凸顯了數據中心在支持數字經濟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

  隨着AI技術突飛猛進,科技公司正在建造AI專用超級數據中心。例如,亞馬遜的“Project Rainier”和Meta在路易斯安那州投資100億美元建造的AI中心,都旨在滿足下一代AI系統的算力需求。

  此外,菲律賓在4月23日啟用了首個AI優先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VSR。這個專用數據中心與亞洲、美國和歐洲的海底電纜網絡相連,有望滿足該國和其他技術巨頭在雲計算和AI領域的需求。

  隨着雲計算不斷普及、邊緣計算與AI技術深度融合,全球對更強大、更智能、更可持續數據中心的需求也將水漲船高。

  面臨環境和監管挑戰

  儘管全球數據中心投資熱潮持續高漲,但該行業正面臨日益嚴峻的監管、環境和基礎設施挑戰,這些因素可能成為其擴張道路上的“絆腳石”。因為這些龐大的設施,也是能耗驚人的“電老虎”。

  最緊迫的問題之一是能源消耗。當前,數據中心用電量已佔全球總用電量的1%—1.5%。隨着AI和雲服務的爆發式增長,這一數字預計將大幅攀升。雖然科技巨頭正積極投資可再生能源,並採用液冷、無水冷卻等創新技術,但各地政府仍面臨確保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壓力。在部分電網承壓或環保問題突出的地區,新數據中心的審批甚至擱淺。

  國際能源署(IEA)強調,高效節能的數據中心是數字擴張與氣候目標雙贏的關鍵。投資綠色數據中心的國家,既能推動數字經濟,又能減少碳排放,從而在全球科技競爭中佔據領先地位。

  另一個主要問題是監管複雜性。日益嚴格的數據主權法規和跨境數據流動限制,正在形成碎片化的監管版圖。企業被要求在國境內存儲和處理數據,這不僅推高了運營成本,更催生出一個個“數據孤島”,限制了企業對更高效、更經濟全球資源的選擇。

  數據中心行業也深陷地緣政治漩渦:超導體、光纖等關鍵組件的獲取已成為國家戰略問題,受出口管制、産業政策及供應鏈中斷等多重因素影響。

  世界經濟論壇網站在報道中強調,面對全球持續增長的需求與日益複雜的建設障礙,亟須制定前瞻性、協調一致的政策框架,才能在保障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充分釋放數字經濟的全部潛力。(記者 劉 霞)

【糾錯】 【責任編輯:朱家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