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開幕還有72天之際
當地時間11月26日
2026年米蘭-科爾蒂納冬奧會
在希臘古奧林匹亞舉行了火種採集儀式
聖火燃起的一刻
標誌着火炬傳遞的旅程開始
這場全球矚目的冬季運動盛會
腳步已越來越近了!
↑11月26日,扮演最高女祭司的演員瑪麗·米娜在儀式上接過橄欖枝。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天氣預報顯示26日有降雨
這場儀式被安排在距離
古奧林匹亞遺址不遠處的考古博物館舉行
在室內舉行火種採集儀式?
沒錯,如此罕見的場面
上一次出現還要追溯到1968年
↑11月26日,第一棒火炬手與扮演最高女祭司的演員瑪麗·米娜交接火炬。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採集儀式編導伊格娜迪歐介紹
“第一次在室內舉行點火儀式
是在1968年法國格勒諾布爾冬奧會上
當時儀式非常簡短
只是點燃火種
然後將火炬交給首棒火炬手
而這是第二次”
↑11月26日,扮演最高女祭司的演員瑪麗·米娜(左)在採集儀式上取火。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希臘奧委會此前發布公告稱
26日天氣狀況
可能無法滿足冬奧會火種採集條件
不得不在24日
臨時組織了一次火種採集儀式
並成功採得火種備用
↑11月24日,一名扮演女祭司的演員手捧火種罐。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這是繼1956年科爾蒂納
1960年羅馬、2006年都靈之後
奧運聖火
第四次為意大利而點燃
由於在室內進行
當天的儀式
與通常的奧運火種採集儀式有所不同
↑11月26日,演員在儀式現場表演。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赫拉神廟採集火種和演員表演部分
由視頻形式呈現
現場播放的畫面錄製於24日
視頻中
在有2500多年歷史的赫拉神廟遺址前
由女演員米娜扮演的女祭司
利用凹面鏡點燃了火種
視頻播放完畢
儀式環節回到考古博物館的大廳內
女祭司將燃起的火炬
及象徵和平與榮耀的橄欖枝
傳遞給第一棒火炬手
↑11月24日,演員在聖火火種採集儀式綵排中表演。新華社記者 呂優 攝
國際奧委會文化與奧林匹克遺産委員會委員
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成員侯琨
現場觀看儀式後&&
“天氣是不可控因素
而奧林匹克運動恰恰倡導
在變化和挑戰中堅持目標、追求卓越
如今將採集儀式改到室內
是為了確保火種採集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同時也體現了現代奧運在傳承傳統的同時
所具備的靈活調整能力
這種對不可預期環境的尊重與應對
本身也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延伸”
↑11月25日,演員在綵排中。新華社記者 呂優 攝
侯琨認為,無論在室外還是室內
只要火種的意義不變、價值不變
奧林匹克聖火的力量就依然清晰而深刻
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傳遞
和平、團結與希望的象徵
這一點不會被場景所削弱
↑11月26日,扮演女祭司的演員在儀式上放飛鴿子。新華社記者 呂優 攝
象徵着光明、團結、友誼、和平、正義的
奧運聖火
將先在希臘境內進行傳遞
並於12月4日在雅典
正式移交給米蘭冬奧會組委會
根據米蘭冬奧會組委會公布的
奧運火炬傳遞完整路線
火炬將於2025年12月6日至2026年2月6日傳遞
總里程約1.2萬公里
途經意大利全部20個大區、110個省
在300余個市鎮傳遞
並在60座城市舉行慶祝活動
↑2026年米蘭-科爾蒂納冬奧會火炬傳遞路線
2026年2月6日
米蘭冬奧會開幕當天
奧運聖火映照下的意大利
將會帶給世人怎樣的驚喜?
讓我們一起期待!

記者:趙建通、陳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