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1月5日電(記者程楠、馬思嘉)不滿17歲的澳門小夥賀向榮雖是一名高三學生,卻已是參加過杭州亞運會和全國運動會的跳水“老將”了。
近日,在廣東奧體中心游泳跳水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跳水比賽激戰正酣。在男子1米跳板項目完賽後,撥弄着頭髮走出賽場的賀向榮靦腆地説:“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高級別的國內賽事。全運會是一個大&&,在哪比賽,哪就是我的主場,這裡感覺很棒。”
隨着交通基礎設施持續聯通升級,粵港澳大灣區三地交往日益密切,年輕運動員的生活和訓練軌跡也悄然改變。越來越多在港澳生活的年輕人來內地訓練、比賽。
賀向榮告訴記者,7歲時,通過課外興趣班,他愛上了跳水運動並開始訓練。每週五下午放學後,他和小夥伴都會從澳門乘車前往廣東肇慶訓練跳水,周日下午再返回澳門。“單趟車程大約三個小時,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周日晚上回到澳門後,我會抓緊時間寫作業,迎接周一的課程。”
澳門在2002年成立了跳水隊,從那時起,澳門運動員開始出戰各類跳水賽事。
在本屆全運會上,香港和澳門代表團規模分別超過1800人和超400人,香港代表團人數更是創參加全運會以來的歷史之最,體現了大灣區體育蓬勃發展的活力。今年7月,由粵港澳三地健兒組成的聯隊也亮相第十五屆全運會群眾項目龍舟比賽。
本屆全運會,香港跳水運動員王子依參加了女子1米板決賽。“我之前也在廣州訓練過,非常熟悉這裡,感覺很親切。”她説。
澳門代表團的領隊林翠琪介紹,澳門跳水隊的起步和發展離不開內地的大力支持。“我們澳門跳水隊如今的教練就來自內地。每年,澳門都會舉辦跳水邀請賽等賽事,我們也一直邀請內地運動員來參賽,運動員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
【糾錯】 【責任編輯:馬俊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