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1月3日電 題:十五運會香港賽區場館巡禮
謝妞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在即,香港進入“全運時間”。本次全運會,香港賽區承辦八個競賽項目與一個群眾賽事活動,並以“簡約、安全、精彩”為辦賽原則,賽區場館也為香港提供了全方位的展示機會。

11月2日,香港觀眾在歐陽瑋欣/袁廷芝獲勝後歡呼。當日,在香港舉行的第十五屆全運會沙灘排球女子小組賽F組比賽中,香港隊組合歐陽瑋欣/袁廷芝2比0戰勝遼寧隊組合富宇菲/劉宜欣。新華社記者 陳鐸 攝
香港賽區首個競技項目沙灘排球正在維多利亞公園如火如荼進行。維多利亞公園足球場搖身一變,成為鋪滿細軟金沙的沙灘排球賽場,為這片都市綠洲注入了全新的濱海活力與動感韻律。共52支隊伍的104名運動員在此參賽,爭奪男、女子組項目的兩塊金牌。
香港特區政府全運會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沙灘排球的比賽場地已按照全運會最高標準完成“變身”,成為香港歷來最大型的沙排比賽場地,設有主場、副場、熱身及訓練場等7個沙排場,場地的沙子和燈光都經過嚴格挑選。
沙灘排球運動員、重慶二隊的組合韓金諭和楊子琦賽後告訴記者,現場無論場地、觀眾氣氛、比賽氛圍都非常好,“香港這個場地,比其他場地都要寬闊一點,救球都不會被阻礙,對運動員發揮非常有利,希望以後有機會再來香港比賽”。

10月31日,重慶二隊組合韓金諭/楊子琦(右)在女子小組賽E組比賽中。最終,她們2比0戰勝香港一隊組合杜詠彤/杜詠雯。新華社發(盧炳輝攝)
比賽中場休息時,觀眾們跟隨音樂舞動身體,鄰座不相識的球迷因為對同一套戰術的不同見解而手舞足蹈地“辯論”起來。賽場上的電光石火,在看&上化作無數個分享與共鳴的微小瞬間。
作為香港承辦賽事最多的場地,今年三月開幕的啟德體育園也備受期待。本屆全運會的擊劍、男子手球、七人制橄欖球和保齡球賽事將在這裡舉行。這個毗鄰維多利亞港,能容納約5萬名觀眾的香港新地標,背靠香港獅子山,靜靜地坐落在公園綠地中,等待運動健兒的到來。
記者來到啟德體育園時,看到全運會主題裝置已經悄然“上新”。體育園的體育大道沿途遍佈本屆全運會的裝飾宣傳元素,形態各異的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雕塑讓人眼前一亮。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建築裝置設計比賽獲獎作品《一步一腳印》也矗立在啟德車站廣場,作品由六米高的運動鞋與地面的大鞋印組成,表達“傷健共融”的主題,展現運動員堅毅踏實的精神,呼應大灣區發展一路走來的堅實步伐。

11月3日,山西隊球員劉文東(左)在比賽中進攻。當日,在香港啟德體藝館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男子手球預賽B組比賽中,山西隊33比32戰勝山東隊。新華社發 (王申 攝)
在高爾夫球比賽方面,見證了逾百年歷史滄桑的香港粉嶺高爾夫球場不久前舉辦了2025年香港高爾夫公開賽。香港高爾夫球會會長郭永亮&&,超過百人的管理團隊利用新技術、新設備等手段,有信心令場地能以最佳狀態迎接即將舉行的全運會高爾夫球賽事。
“技術方面,團隊增加了不同草種的養植區域,可以在2025年香港高爾夫公開賽結束後,將之前已經受損的草換新。在兩個星期內,盡快讓球場草皮生長得健康一些。在設備上,團隊應用新技術評估草的健康程度,便於掌握土壤的水分、濕度等最新數據,讓我們做好草地管理工作。”郭永亮説。
郭永亮還認為,十五運會是將香港打造為國際體育樞紐的絕佳舞&,更是以體育為紐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産業協同與人文交融的生動實踐。他期待,通過賽事吸引全球目光,能有效串聯起香港的酒店、餐飲、零售等相關行業發展。
秉持綠色辦賽的理念,本屆全運會香港賽區主媒體中心由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改裝而成。中心坐落在維多利亞港旁,內設富有特色的“香港街”餐飲區,供應本地美食;另設全國運動會歷史長廊,介紹全國運動會發展歷史,並設有特許商品零售店。此外,主媒體中心為註冊媒體提供點對點巴士服務,方便媒體記者往返各比賽場地及媒體酒店。
十五運會結束後,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將轉為殘特奧會主媒體中心。香港賽區承辦殘特奧會的四個競賽項目,包括殘奧項目硬地滾球、輪椅擊劍和乒乓球(TT11組),以及特奧項目乒乓球。此外,特區政府康文署公布,將於旗下18區指定體育館設置“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活力觀賞站”,賽事期間每日上午8時至晚上11時開放,讓巿民觀賞賽事,為運動員打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