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在大師賽談論“無名之輩”-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4 00:07:18
來源:新華網

當人們在大師賽談論“無名之輩”

字體:

  新華社上海10月13日電(記者高萌、許東遠)“我也不知道,我甚至不理解為什麼自己坐在這裡,太瘋狂了。”12日晚,被問及奪冠感受時,剛剛捧起2025年上海網球大師賽冠軍獎盃的摩納哥選手瓦朗坦·瓦舍羅坐在新聞發布廳裏這樣説道。

  10月12日,瓦舍羅慶祝奪冠。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競技體育從不缺少“逆襲”故事。而這一次,“超級黑馬”瓦舍羅和他的表哥林德克內希一起為2025年上海網球大師賽寫下了童話般的結局。

  這對表兄弟一路過關斬將,在半決賽時,他們分別挑落網壇傳奇焦科維奇和名將梅德韋傑夫,會師決賽。最終,瓦舍羅以4:6、6:3、6:3逆轉奪冠,完成ATP(男子職業網球協會)大師賽歷史上破紀錄的逆襲。

  可若把時間線撥回到半個月前,這個世界排名第204位的摩納哥人甚至還在為自己能否參加上海大師賽資格賽而憂心。

  “聽起來可能有點瘋狂,但是今年夏天的時候,我就已經在考慮這次的巡迴賽了。我知道,它是賽季結束前最大的一場巡迴賽。我也有參與資格賽抽籤的機會,我知道有這種可能性。如果我想要實現躋身前100名的目標,我必須在上海表現出色。”瓦舍羅回憶道。

  儘管一切都還僅僅停留在“有可能”的階段,瓦舍羅還是決定試試看。一段聊天記錄暗藏了命運的伏筆——出發來上海前,他曾向親友&&:“我打算去上海的資格賽碰碰運氣,因為連勝可能隨時發生。”

  現實卻是,直到航班降落上海,瓦舍羅仍不清楚自己能否站上資格賽賽場。

  “剛下飛機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是否能夠參加這次巡迴賽。我來參賽有一定的運氣成分,我在初始名單上是資格賽候補中的一員,所以在開賽前我提前一天到達。”他説。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瓦舍羅的決心被兌換成了機遇。隨着前序選手的突然退賽,作為候補球員的他忽然得到了站上資格賽賽場的機會。一個改寫大師賽歷史的追夢故事,就此開始。

  10月12日的男單決賽現場。新華社記者 陳浩明 攝

  今年十月的上海,氣溫動輒三十三、四攝氏度。藉藉無名的摩納哥人在旗忠網球中心外場的烈日下默默為自己踏出一條出路。資格賽兩輪,他連續遭遇世界排名比他高近100位的選手。兩場比賽中,他均經歷了“搶七”與逆轉,晉級正賽。

  正賽的簽表並未給這個突圍而來的球員開設捷徑。第二輪他就遇到了14號種子布勃利克。排名200多位的選手對陣世界前20位的選手,瓦舍羅依舊在“逆風”勝局成功晉級。第三輪、第四輪……瓦舍羅一路晉級。

  四分之一決賽,瓦舍羅的對手是10號種子魯內。此時,這個在場上貼着鼻貼比賽的選手,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依舊是首盤失利,次盤“搶七”逆轉。

  贏下比賽後,冷靜的瓦舍羅終於爆發出情緒。他跪倒在場邊,久久不起。有攝影師抓拍到了這動人一幕:瓦舍羅用毛巾雙手捂住嘴巴,因大量消耗體能而濕透的頭髮下,是一雙充血而含淚的眼——難以置信、驚喜……許多種複雜而細微的情緒充斥在勝利之中。

  但這一切都來不及深究,因為他下一場的對手,是網壇傳奇——焦科維奇。

  由費德勒、納達爾、焦科維奇組成的“三巨頭”時代,對網球運動的影響不言而喻。瓦舍羅也深受其影響。

  在一份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球員檔案裏,大學時代的瓦舍羅寫道,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網球運動員,而他最喜歡的網球運動員和最想見的人都是費德勒。

  “我的職業生涯中錯過了費德勒和納達爾,因為我排名太低,他們在我有機會和他們參加同一級別賽事之前就退役了。因此,能夠有一次機會與焦科維奇交手,已經難以置信。”瓦舍羅説。

  10月11日,瓦舍羅在比賽中回球。當日,在2025年ATP上海網球大師賽男子單打半決賽中,瓦舍羅戰勝焦科維奇晉級決賽。新華社記者 陳浩明 攝

  在那場比賽中,焦科維奇率先破掉瓦舍羅的發球局。但隨後由於肌肉拉傷,焦科維奇狀態出現波動。站在傳奇對面的瓦舍羅,憑藉強大的情緒控制能力贏得勝利。“我腦子裏有很多很多想法,即使在我剛贏了第一盤的時候。但每次有雜念時,我就把它壓下去,專注只想著怎麼回下一個球,或者下一個球要怎麼發。”

  比賽結束,兩人隔網握手時,瓦舍羅才終於找到機會對焦科維奇説:“請別退役。”

  10月11日,焦科維奇(右)與瓦舍羅在比賽後交流。新華社記者 陳浩明 攝

  瓦舍羅取勝後不久,林德克內希也在賽場上傳來好消息。他擊敗梅德韋傑夫,將與自己的表弟會師決賽。

  “這是一個無法想象的夢,即使在最瘋狂的夢裏,我們也夢不到這個。這是一個在最初不可能存在的夢,我甚至不知道它從何而來,如何發生。”賽後,林德克內希這樣形容自己的感受。

  實際上,這是屬於三兄弟的夢。瓦舍羅的教練巴雷特,是他(同母異父)的哥哥。

  “當瓦朗坦·瓦舍羅快滿18歲的時候,他有好幾個選擇,但他想要成為職業網球選手。家庭親友討論之後,建議他去美國讀大學,那裏有出色的教練。”巴雷特説,“他去了美國得克薩斯州,我就開始了我的教練生涯……我逐漸領會到作為教練每天都要學習。”

  巴雷特在七年內與兩位球員進行合作,但他心裏一直惦記着瓦舍羅。“大學畢業以後,如果他還想繼續成為職業選手,我也願意幫他,因為他是我的兄弟。”

  瓦舍羅也並未忘記自己的夢想,還是在那份球員檔案裏,瓦舍羅在“對你運動生涯影響最大的人”一欄裏填寫的名字正是巴雷特。巴雷特曾是摩納哥世界排名最高的男單選手。而他的職業生涯最高排名,恰巧也是第204位。

  “在2021年的夏天,他回來了,我們從那時起步,從零開始。一路走來,確實很不容易。”巴雷特感嘆道。

  時間回到決賽現場。瓦舍羅奪冠後,在鏡頭上寫了一句簡單直白的感言:“祖父和祖母會感到驕傲的。”

  “成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下定決心以後,要實現自己最大的潛力。今天站在大家面前的瓦舍羅是大師賽冠軍了。”巴雷特在發布會上説。

  “今天我做了我能做的一切,我已經做得夠好了。你值得這場勝利。我為你感到開心,希望我們能取得更多成功,希望這只是個開始。做得好!”林德克內希説。

  “比賽只能有一位勝者,但是我們有兩個贏家。我們的家族獲勝了,整個網球運動也獲勝了。”瓦舍羅説。

  10月12日,瓦舍羅在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瓦舍羅的逆襲故事,關乎信念,關乎家庭,關乎一個“無名之輩”如何走到聚光燈下。當人們在大師賽談論這一切時,網球,便展現了它超越競技的魅力與意義。

  頒獎儀式上,三兄弟情難自抑。而在他們看不見的身後,瓦舍羅的偶像費德勒,正用手機記錄着屏幕上的動人瞬間。收起手機,這位叱吒網壇數十載的傳奇巨星,悄悄抹去了自己的眼淚。

【糾錯】 【責任編輯:賈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