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運動會上的“四川竹跡”-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9 19:49:10
來源:新華網

世界運動會上的“四川竹跡”

字體:

  這是2月27日在成都天府藝術公園拍攝的世界運動會歷史上首支火炬“竹夢”。新華社發

  新華社成都7月29日電 題:世界運動會上的“四川竹跡”

  新華社記者康錦謙

  在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開幕進入最後10天倒計時之際,街頭巷尾,市民熱情逐漸升溫。近日,120名火炬手高擎名為“竹夢”的火炬,完成了世運會有史以來首次火炬傳遞活動,也讓本屆世界運動會成為傳播中國竹文化的窗口。

  火炬設計者代表馮犇湲介紹,“竹夢”與“逐夢”發音相同,火炬的造型靈感源自三星堆青銅大立人像,既體現拼搏向上的體育精神,也展示象徵堅韌不屈、高潔正直的中國竹文化。

  在本屆世界運動會上,“四川竹跡”滿滿。除“竹夢”火炬,“竹光”獎牌同樣彰顯竹文化精髓。獎牌背面以竹節與竹葉為設計元素,生動詮釋了運動員們勇攀高峰、永不言棄的體育精神。

  中國是全球竹種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也是最早開發竹文化的國度。四川的竹林總面積居全國第二位,從竹編工藝承載的歷史底蘊,到竹資源繁衍生息勾勒出的生態畫卷,四川省的竹文化名片熠熠發光。

  青神竹編作品(2025年7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康錦謙 攝

  四川南部地區為全球最適合多種竹類生長的區域之一,有2000多年的竹林種植歷史。這幾日,在成都南邊約90公里的一座名為“青神”的小城,竹編匠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這場體育盛會而夜以繼日地工作。

  眉山市青神縣的青神竹編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據悉,青神先民有用竹編成簸箕養蠶的傳統,隋朝觀音摩岩造像手持竹籃、清朝皇家御用竹編膳食盒等都有青神竹編的身影。如今,兩千多套由青神竹編編織而成的世運會獎牌盒,將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獲獎運動員守護象徵他們榮譽和成就的獎牌。

  雲華竹旅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嵐是省級非遺傳承人,他告訴記者,全手工打造的世運會竹編獎牌盒融入了十字形、人字形、六邊形穿花等傳統編織法,每一道工序都極盡考究。記者採訪了解到,僅是做盒子內襯,就需要40人的團隊,盒蓋的窗花編制,又需要30多人。每一道工序都有一位青神竹編大師帶隊,指導和把控品質。

  四川青神竹編藝人在製作成都世界運動會獎牌盒(2025年7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康錦謙 攝

  記者在竹編製作車間看到,分塊、分絲、編制等各道工序的竹編師們專心工作。擁有30多年竹編經驗的滕桂容正在仔仔細細地檢查每一個竹面,防止出現毛刺。正在切割竹編面板的工匠馬利群告訴記者,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她這裡就要保證每一塊面板上的花紋都均勻,“哪怕只差一點,做出來的盒子也沒有那麼好看”。

  陳嵐和他的父親成立的青神竹編非遺工坊是眉山市第一批市級非遺工坊。陳嵐認為,傳承非遺最好的方式就是創新,青神竹編最初時只是自編自用的生産工具,現在成了胸章、成了提包、成了茶藝用品,即將成為世界性賽事的獎牌盒,這是青神竹編新的生命力。

  從眉山青神縣離開,記者看到,小城中翠竹無數,一座大大的展板上寫着“半城山水半城竹”。陳嵐説,青神竹編是他們參與世界運動會的方式,希望世界各地的運動員開啟用竹編藝術製作的獎牌盒時,也感受到中國文化。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