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6月30日電(記者牛夢彤、肖亞卓、許東遠)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上海盧灣體育館數次因為一位戴着漁夫帽的女孩陷入沸騰。年僅16歲的郭樸,以勢不可當的姿態,連賽三天,接連挑落劉清漪、津波古裏科等強手,歷史性地勇奪2025年亞洲青年霹靂舞錦標賽和亞洲霹靂舞錦標賽女子組“雙冠”。
中國隊在本屆亞青賽和亞錦賽上共獲得三金一銀三銅的佳績,涌現不少新生代力量,其中郭樸尤為矚目。
然而賽場內,常戴標誌性漁夫帽的郭樸,從人群中一眼望去卻顯得十分內斂和低調,似一塊溫潤待琢的璞玉。但隨着郭樸在亞青賽奪冠,又在亞錦賽進入八強……這塊“璞玉”鋒芒漸露。
在亞錦賽半決賽中,郭樸迎戰巴黎奧運會銅牌得主、中國霹靂舞“一姐”劉清漪。“我們交手過很多次,我從來沒贏過。她的實力真的很強,壓力非常大。”郭樸賽後坦言這場比賽是最忐忑的一場,過往的交鋒記錄像一道無形的墻。
在對決前,站在台下的郭樸反復大口深呼吸,試圖平復那顆激烈跳動的心臟。然而,當音樂響起,身體的律動本能接管一切,面對“一姐”的“大招”她也毫不怯場,憑藉出色的音樂性、巧妙的套路編排和流暢的技巧動作,最終征服了現場評委,以2:1戰勝了曾經仰望的前輩。
決賽面對同樣未曾戰勝過的日本選手津波古裏科,郭樸徹底放下包袱。當主持人最終宣布她獲勝後,被人群簇擁歡慶的她用手悄悄抹了把眼淚。
16歲奪“雙冠”,果然是成名要趁早。但成名背後,是三天不停歇的比賽和超過20輪的對決,這在所有青年組和成年組參賽選手中都是強度最大的。對於霹靂舞比賽而言,每一場對決都不容有失,每輪的動作也需盡可能不重復,因此這也讓不少人訝異,這位年輕選手背後竟有如此深厚的“動作儲備庫”和過人的體能。
但郭樸心裏清楚,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歷經近十年的霹靂舞之路,很漫長。她所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一次機會,把自己表達出來。“以前自己缺乏自信心,感覺各方面都不太行。但這次狀態很好,就是特別想跳,很渴望去battle(對決)!”她説今天的比賽把自己“跳開心了”。
“我好像在音樂性上比較強,freestyle(即興發揮)也更擅長一些。”當被問到自己的優勢時,舞&上那個自信活潑的郭樸變得有點不善言辭。
啟蒙教練李士龍回憶道:“我發現她的時候,她是學電子琴的,有樂感;又學過一年的民族舞,有功底,這是我一眼相中的地方。開始練霹靂舞以後就一天一個樣子,進步非常快。”
天賦確實是她的底色。七歲開始接觸霹靂舞,2018年年僅10歲的她便在國內著名民間賽事“天下布舞”中奪得女子組冠軍,成為歷史上該獎項年齡最小的獲獎者,隨後她又在第二年成功衛冕,自此聲名鵲起。2022年,她還在上初中,就在韓國首爾世錦賽上闖入32強。
雖然年少成名,但是郭樸的自信並非一蹴而就。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年齡和閱歷的原因,郭樸在國際賽場上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機會展示自己。
轉折發生在去年,郭樸在2024FISE極限運動世界巡迴賽上海站獲得霹靂舞女子組亞軍,那是她第一次站上國際賽場的領獎&,自信的種子開始萌芽。而在今年的FISE的蒙彼利埃站上,郭樸一舉奪魁,讓更多人認識了她的名字。
多次執裁國際大賽的葡萄牙霹靂舞傳奇人物馬克斯·奧利維拉也見證了郭樸一路的成長。“去年和今年FISE,包括這次的比賽我都在現場,能感覺到她一直在進步,希望她未來可以得到更好的培養和指導,畢竟她還這麼年輕。”
“我今天戴的帽子,就是去年在FISE得銀牌時戴的,我覺得它可以給我帶來好運。” 郭樸賽後介紹着自己頭上黑白相間的針織漁夫帽,並&&從小就有戴帽子的習慣,它們像是一同奮戰的夥伴,能陪伴自己度過那些或艱苦或榮耀的日子。
“一兩年前一直是很想贏的那種心態,會導致自己在跳舞過程中經常失誤。”郭樸説,“跟隨國家隊不斷外賽外訓,再加上平日裏的訓練,我覺得自己現在變得不一樣了。以前我跳舞是往內收的,現在能量是外擴的,我慢慢學會如何把自己的舞蹈呈現給大家。”
三年前,16歲的劉清漪“橫空出世”,一個月內連奪兩項頂尖國際賽事冠軍,並在世錦賽摘銀,為中國隊贏得首枚世錦賽獎牌,讓世界看到中國霹靂舞。
如今,同樣16歲的郭樸連奪亞青賽、亞錦賽“雙冠”,延續着中國霹靂舞新生代的力量。一頂漁夫帽,十年霹靂路,兩冠橫掃,歸來仍是少年——相信屬於郭樸乃至中國霹靂舞的未來,才剛剛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