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10月16日電 專訪|中國可持續發展與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訪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俄方主席季托夫
新華社記者耿輝凰 劉愷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俄方主席、負責就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與相關國際組織接洽的俄總統特別代表鮑裏斯·季托夫日前接受新華社書面專訪時&&,“十四五”規劃期間,中國可持續發展與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季托夫&&,2021年至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原油、銅及鐵礦石進口的增長支撐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穩定,為俄羅斯等資源出口國帶來實質收益。
季托夫長期關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多次到訪中國,對中國近年來的高質量發展印象深刻。“過去五年,中國重視技術主權,在數字經濟、清潔能源、人工智能和交通運輸等多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認為,中國着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並已成為電動汽車生産領域無可爭議的世界領先者。
季托夫注意到,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位於世界第二,不斷加強芯片自主研發能力與産量,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同時也為發展中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高質量、低成本的選擇。
“‘十四五’規劃中明確的經濟目標持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合作重點從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向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拓展。”談及“十五五”規劃,季托夫預期,中國將繼續沿着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前進。
季托夫還表達了對俄中合作進一步發展的期待。他認為,兩國在能源、金融、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前景廣闊,例如在北方航道以及數字絲綢之路的建設與發展方面大有可為。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