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家精神守護綠水青山-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13 16:20:11
來源:新華網

用科學家精神守護綠水青山

字體:

有這樣一群科研工作者,他們扎根野外,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用科學知識“解碼”自然奧秘,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工作中,將學術研究轉化為實踐成果。近年來,我國通過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等一系列舉措,保護生物多樣性。“開展生態研究,不能呆在書裏,必須扎根艱苦的科研一線,長期積累,甘於吃苦、耐得寂寞。” 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馮利民在北京市第五十中學題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在行動——科學家的執着探尋與守護》講座中説道。

面對200余名青少年,馮利民講述了他和團隊數千次進入東北林區,在茫茫林海中尋找和追蹤野生東北虎種群的故事。十幾年,馮利民和團隊歷經艱辛,建立了生物多樣性長期定位監測&&和中國虎豹監測網絡,最終揭示中國野生東北虎和東北豹生存現狀,研究成果推動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建立。

當科學的種子播撒到孩子們心中,青少年的科學興趣與熱情被點燃如何鼓勵青少年發揚科學家精神一方面要把科學精神融入青少年教育全過程。另一方面,科研工作者既要引導青少年係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要讓科學家精神成為青少年成長的指南針。馮利民指出,科學精神的關鍵是求真求實。科學家精神的內核首先在於“求真”,即對真理的追求,對待科學嚴謹的態度,以及敢於懷疑的態度。他鼓勵廣泛青少年,在學習和生活中,戰勝困難容不得急功近利,需要以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作為行動指導。

本次活動通過新華網進行全程直播,吸引超過百萬網友觀看。北京市東城區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第五十中學、東北虎豹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參與了此次活動。北京市五十中學教科研主任魏艷輝&&,“科學家精神進校園”系列活動,通過“宣講+實踐+價值觀引領”多元模式,有效實現了激發學生科學興趣、傳遞精神內涵與培養創新能力的三重目標。科學家精神不僅是科學教育的核心,更是青少年價值觀塑造與終身發展的重要基石。未來,學校將進一步拓展活動形式,深化校內外資源聯動,讓更多學生有機會與科學踐行者對話,讓科學家精神的火炬點亮更多年輕的心靈,以持續推動科學教育與立德樹人的深度融合。

科學是人類探索自然同時又變革自身的偉大事業,科學家是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的重要承載者。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內核的科學家精神,是科技進步與創新的精神支撐。2025年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校)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下開展,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紮實推進教育部《“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推動北京市科協弘揚科學家精神課程體系建設,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用新時代科學家精神鑄魂育人,引導廣大青少年走近科學家,了解科學家精神,崇尚科學,熱愛科學。

【糾錯】 【責任編輯:吳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