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製造(英文)》期刊——打造學術品牌 服務學科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19 10:17:08
來源:新華網

《極端製造(英文)》期刊——打造學術品牌 服務學科發展

字體:

“極端製造”泛指當代科學技術難以逾越的製造前沿,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鐘掘提出,是在基礎研究重大創新的支撐下,集中多學科、多領域的高新技術,以突破現有製造極限為目標的更高水平製造。《極端製造(英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期刊創刊於2019年,作為極端製造領域首本國際專業期刊,面向製造基礎科學與工程技術,聚焦極端尺度、極端精度、極端條件、極端性能等前沿領域,打造極端綜合交叉的國際一流頂刊,搭建“期刊-學會-會議-科技-産業”為一體的學術交流&&,促進相關學科融合與發展,為全球製造領域學術發展奉獻智慧與力量。

緊跟科技前沿 引領製造發展

聚焦科技前沿、傳播優質成果、引領學科發展是期刊的重要使命。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新興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製造業的形態與模式。本期刊聚焦極端製造基礎前沿和重大應用,堅持多學科交叉特色,精選從基礎研究到實際應用中的關鍵科學問題,有針對性地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開展專題策劃和邀稿,面向微納/原子級製造、半導體製造、生物製造等前沿方向,刊發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成果,引領極端製造相關學科發展。

同時,期刊與國內外優秀科研團隊保持密切溝通,不斷吸引前沿原創成果首發,刊發了“柔性薄膜傳感器1200℃極高溫測量”、“高精度、高産率的雙光子聚合光刻技術”等原創成果,並通過全方位宣傳將成果在全球範圍迅速傳播。

提升服務質量 促進科技成果傳播

嚴控學術質量、提升服務水平、擴大宣傳效果是期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為嚴控稿件質量,該刊建立“形式審查+初審+同行評議+終審”的審稿流程,實行嚴格的雙盲同行評審制度。同時審稿流程設置多個“控制節點”,以提升審稿效率,確保審稿流程高質高效。

為提升服務質量,協助科技成果高質量刊發,期刊組建了“科學+出版”為核心的專業編輯隊伍。從編輯加工、印刷出版到文章推廣、信息服務及品牌運營等全方位的出版支持,為研究成果“賦值”。

持續完善內容服務體系,不斷創新推廣形式,期刊構建了“雙語種+多形式”的宣傳矩陣,確保研究成果能夠觸及到最廣泛的製造群體。

打造極端製造品牌 服務學科發展

為進一步匯聚學術資源,完善&&功能,服務和推動極端製造相關學科發展和科技與産業進步,以期刊為牽引,打造“期刊+學會+會議+科技+産業”交流&&,服務全球製造領域學術發展。

在相關單位共同努力下,發起並成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極端製造分會,匯聚科研、技術、工程、産業力量,發揮學會人才薈萃和組織網絡優勢,支撐極端製造科技與産業發展。依託期刊、學會&&,創辦極端製造高端論壇、青年科學家論壇、在線論壇等系列品牌會議,與IMCC國際製造會議等國際頂級會議密切合作,搭建多元化、高水平會議&&,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此外,通過&&推薦相關專家參與重大規劃和行業發展報告撰寫,為製造領域發展建言獻策,服務製造領域科技發展。

未來,《極端製造(英文)》期刊將繼續堅持多學科交叉特色,秉持國際化高水平辦刊方針,追蹤和報道製造領域最新前沿進展,匯聚製造領域高水平科技工作者,建立高水平學術交流&&,服務極端製造快速發展。

《極端製造(英文)》期刊2024年第三期封面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