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賽場 硬核科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9 08:52: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熱鬧賽場 硬核科技

字體:

從開幕式的電光水霧主火炬到智慧場館全面升級,從AI義工嚮導到城市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科技幾乎融入了這屆全運會的每一處細節。人們在觀看比賽的同時,也在親身體驗各類科技創新,收穫驚喜與感動。

對於觀眾而言,賽場上看到的是熱鬧與激情,而仔細想想,這背後其實有強大的科技在穩穩托底。走進寶安體育中心的智慧指揮中心,巨大數字大屏上,成千上萬台設備的數據實時跳動。它像一個會思考的大腦,讓場館運行更加高效、安全。本屆全運會的比賽場館,不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體育館,而是更“聰明”的智能空間。AI攝像機能自己追蹤運動員,數字人能實時講解比賽,機器人可以巡邏安防……這些技術並非花架子,而是讓賽事更順暢、精準、專業的關鍵支撐。

在深圳龍崗大運中心,羽毛球館屋頂6500平方米的光伏板如同綠色鎧甲;游泳館內,LED體育照明燈具能耗降低40%。全運會期間,深圳賽區所有比賽場館100%使用綠電,減少碳排放約5萬噸,相當於植樹270萬棵。深圳供電局根據賽事各場館總用電量,一次性採購了7萬張綠色電力證書,來自遠方的綠電通過全國首座零碳智慧科普變電站,向全城供能。

大型賽事歷來考驗城市的綜合運轉能力,而科技正是其中的“外挂”。全運會不僅比拼競技實力,也在展示城市的智慧水平。自動駕駛在廣州接駁觀眾,香港的智能通關讓過境只要幾秒,澳門的智慧交通系統實時解決路面問題……這些技術讓賽會期間高度集中的人流、物流、交通與跨區域活動,都在有條不紊中實現高效協同。科技讓城市在高負荷運行下,依然平穩自如,也讓人們看到了未來城市的更多可能。

更為重要的是,本屆全運會的科技“狠活兒”並不是“次拋”,許多技術在比賽中派上用場,賽後還能繼續走入生活、走進産業。比如火炬傳遞中的人形機器人,已經在工廠裏上崗了;智能倣生手、視障眼鏡等産品未來將服務更多特殊群體;智能安防系統稍加改造還可以應用到機場、商場、車站等更多場景。

這些科技成果的落地,意味着全運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宴,也是一次産業升級的契機。賽事結束之後,科技的惠民效應還將繼續發光發熱。

科技融入全運會,帶來的不僅是炫酷效果,還讓大家實實在在地看到,科技可以如此接地氣、有溫度,它能真正改善生活、提升城市品質,讓未來更加值得期待。

【糾錯】 【責任編輯:吳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