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19日,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5上海蘇河灣大會在上海市舉行。信銀理財董事長王洪棟在論壇上&&,當前財富管理行業正面臨低利率環境的深刻挑戰——客戶對低波穩健産品的需求,與低利率環境下資産端收益降低、波動加劇的現實形成錯配。
王洪棟指出,這一矛盾推動行業必須向下擴大對波動的容忍,向上持續增厚收益。在此背景下,“固收+多資産多策略”已成為業界公認的高勝率主流選擇。相較於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銀行理財産品在絕對收益運作、回撤控制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其投資方式更為靈活,可以直接投資標的,也可委託定制市場化優秀策略專戶,從而展現出更強的解決方案和融合作戰能力。
低利率環境行業重塑:財富管理端的需求正深度重塑資産管理的發展趨勢
王洪棟指出,財富管理機構越來越走向投資的後&,深度參與投資策略的探討與制定。
在客戶“低波穩健、絕對收益”需求的推動下,財富管理行業出現了“投顧服務産品化、産品結構定制化”的趨勢,行業圍繞産品目標收益率達成的概率開展工作。而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定制低波穩健産品。這既迎合了客戶低風險偏好,也降低了銷售難度和投訴率。
在資産端,銀行理財加速對低波資産的尋找和配置。産品組合中加大存款、同業存單、配置型債券和同業資産的配置。在産品端,銀行理財加速發行貨幣、貨幣+産品,短期限主要做低波産品布局,長期限産品主要選取可放非標準債權的封閉式産品。
“低利率背景下,固收類資産收益越來越低,債券的震蕩區間越來越寬。”王洪棟&&,“不可回避的是,接下來行業的應對方向是向下要擴大對波動的容忍,向上要增厚收益”。從資産端來講,繼續尋找低波資産,非標準化債權的配置比例有所上升。從産品端來講,普遍期限越來越短。
破局之道:固收+多資産多策略的解決方案
行業共識認為,“固收+多資産多策略”是解決當前困境的關鍵鑰匙。
這一策略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能夠通過多元化配置分散風險,同時在不同市場環境下捕捉收益機會。多資産多策略已成為理財行業應對低利率環境的重要方向,通過資産組合的優化管理,可以在控制波動的前提下實現收益增強。
同時,王洪棟也&&,多資産多策略實踐面臨三大挑戰:一是如何在大量可投資産中做出選擇;二是針對每類資産確定具體投資策略;三是面對不同風險收益特徵的資産類別和投資策略,如何進行科學資産配置、合理再平衡以及前瞻性戰術調倉。
他補充指出,要想取得較好的投資結果,理財機構還需要進行專業化、體系化的投研能力建設,輔以持續不斷的各類資源投入。
信銀理財的實踐:構建多元化産品體系 産品管理規模突破2.3萬億元
“我們看好基於風險平價模型的多資産多策略均衡配置方向。”王洪棟&&,信銀理財從去年開始打造“多資産多策略組合投資+投資顧問服務模式一體化雙輪驅動”的第二增長曲線。
經過近一年實踐,該公司已構建了“組合投資經理和策略投資經理”兩支專業隊伍,完善了五大策略組,覆蓋二十大類策略、五十六類細分策略,形成了多元、豐富且風險收益梯度清晰的産品矩陣。截至9月,信銀理財的産品管理規模突破2.3萬億元,位列全市場前列。
在客戶服務方面,信銀理財推出了標準化投資顧問服務,覆蓋産品創設、運營、波動和重檢四個階段,以及産品層、資産層和事件層三大場景,通過“策略白盒化”投教和“波動即時性”陪伴服務提升客戶持有體驗。
行業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站穩30萬億大關,達30.67萬億元。在這一巨大市場中,信銀理財等機構正通過多資産策略創新、跨境布局深化及客戶分層運營,重塑“穩收益+差異化”的競爭壁壘。
大資管行業正站在高質量發展與範式構建的新起點,堅持正確的方法論,通過不斷探索,一定能夠不斷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給予客戶穩穩的幸福,實現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