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奮力書寫金融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7 09:00:00
來源:新華網

國開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奮力書寫金融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字體:

  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十四五”以來,國家開發銀行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相關部委工作要求,立足職能定位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制定完善總體方案和分項行動方案,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務體系,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助力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發展科技金融 激發創新動能 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金融資本是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國開行積極推進金融服務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充分發揮綜合金融優勢,實施多個專項金融服務行動,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企業的金融支持,助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國開行蘇州分行支持的高端海底光纜生産線項目

  從擴充高端産能到支持技術改造,“耐心”資金賦能企業“攀高”。作為青島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産業鏈主企業,海灣化學在推動産品結構轉型升級,加速邁向低能耗、精細化、高附加值的産業鏈中高端領域過程中,亟需與之匹配的中長期資金支持。國開行青島分行主動上門,對企業新建産線提供資金支持,運用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積極支持企業開展蒸汽余壓利用提效升級等技術改造。

  促進形成“科技—産業—金融”良性循環,精準服務科技創新。在上海,國開行上海分行加大研發貸款投放,已實現對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15家企業支持,融資融智服務企業以技術升級贏得發展先機。在廣東,國開行廣東分行提供科技創新和基礎研究專項貸款,支持國家新型儲能創新中心開展相關科研攻關,推動我國大容量、高安全、長壽命、高效率的規模化儲能技術和裝備研發應用。在河南,國開行河南分行針對“后羿一號”商業運載火箭項目“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並完成首筆研發貸款發放,為推進火箭研製加注金融“燃料”。

  在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的同時,國開行着力強化政策性金融對創業投資支持,加強投貸聯動,讓金融“活水”滋養更多高科技的“金種子”破土而出、拔節生長。國開行還成功發行首批3隻“科技創新債券”,合計200億元,所募集資金用於支持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科技型企業,以及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知識産權(專利)密集型産業等。

  發展綠色金融 執筆繪綠成卷 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做好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等重點領域金融服務,支持“節能降碳十大行動”“三北”工程、“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設和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國開行把助力綠色發展的金融答卷寫在綠水青山間、寫在祖國大地上,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美麗中國建設注入含“金”量。

國開行海南分行支持的華能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供圖:華能海南昌江核電有限公司)

  助力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在黃河之脊,國開行河南分行融資支持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穩步推進,於近日實現導流洞首層全線貫通。在賀蘭山下,國開行寧夏分行為烏瑪高速惠農至石嘴山段建成通車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支持全線實現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累計再利用工業固廢約380萬噸。在岷江之畔,國開行四川分行融資支持宜賓整市推進分佈式光伏項目,探索“光伏+”多元化應用場景,點亮千家萬戶。在南海之濱,國開行海南分行服務我國“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的首個核電項目——華能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加速推進,預計建成後的年發電量將超過180億千瓦時,每年預計可減少標煤消耗632.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168萬噸。

國開行內蒙古分行支持的內蒙古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共築“綠色長城”。內蒙古橫跨西北、華北和東北的“三北”,是我國治理荒漠化的主戰場、防禦沙塵暴的主防線。國開行內蒙古分行主動出擊、全力服務內蒙古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立足“沙戈荒”土地資源,圍繞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等三大標誌性戰役,支持內蒙古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實施,助力庫布齊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等項目建設,形成“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的光伏治沙模式,實現增綠、增能、增收。

  把綠色理念嵌入産品服務,不斷豐富綠色金融工具箱。在相關部委指導下,國開行積極支持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項目落地,創新區域性環保建設項目的融資路徑,探索出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的金融支持路徑,有效破解“綠水青山無價”難題。同時,有效引導社會資金共同支持綠色發展,“十四五”以來發行綠色金融債券1570億元,精準支持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以及基礎設施綠色升級、氣候投融資等領域。

  發展普惠金融 溫暖千企萬戶 持續優化完善普惠領域産品供給

  新時代新征程,金融工作要站穩人民立場。國開行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積極發揮國家助學貸款主要承辦銀行作用,強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大力支持鄉村全面振興,着力滿足重點群體多樣化金融需求,讓金融之水匯聚民生暖流。

國開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受理現場

  “感謝黨”“感謝國家”“國家對我們學生是真的好”“大學順利畢業,這是學生時代的一次重要助力,我會一直銘記在心。”眾多網友的留言成為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惠民暖心的生動寫照和有力見證。在相關部委指導下,國開行不折不扣落實國家助學貸款“延期免息”“提額降率”等政策,堅持“應貸盡貸”,聯合各級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和高校做好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宣介和業務受理,確保國家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每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十四五”以來,國開行累計發放國家助學貸款2460億元,支持學生超2300萬人次,貸款發放金額和支持人數佔全國80%以上;業務覆蓋29個省(區、市),2625個縣區和教育部認可的所有高等院校,縣區覆蓋率達92%,切實發揮助學貸款主力銀行作用。

  “貸”動小微企業發展。國開行聚焦科技創新、專精特新和綠色低碳發展以及重點産業鏈供應鏈、外貿、消費等重點領域,持續深化與中小銀行合作,優化轉貸款金融服務,助力小微企業融資持續增量擴面降率。“十四五”以來,國開行累計支持普惠小微用款人超150萬戶(次)。今年,國開行還加大以轉貸款服務穩外貿力度,本年度已累計支持小微外貿企業超萬戶(次)。

  潤澤和美鄉村。素有“重慶後花園”美譽的仙女山,隨着慕名而來的游客紛至沓來,面臨愈發突出的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國開行重慶分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聚焦當地鄉村建設薄弱環節,以中長期融資支持統籌推進市政基礎設施、道路改造、人居環境整治等。通過完善農村污水管網、垃圾清運設施,仙女山地區生態環境和村容村貌明顯改善。更加完善的市政、道路等基礎設施,不僅讓當地1.6萬農村居民生活更加便利,也有效激活了鄉村全面振興新動能。“嘿喜歡勒個地方,硬是巴適。”市民陳先生現在常和三五好友來此休閒消費。

  發展養老金融 托起幸福夕陽 用心用情服務中國式養老事業和銀發經濟

  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國開行牢牢把握健全體系、增進福祉、“投資於人”的總要求,聚焦普惠型養老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十四五”期間累計支持普惠養老床位建設超19萬張,助力更多老年人更好實現老有所養、安享幸福晚年。

國開行貴州分行支持的貴陽工投閒置資産轉型養老項目

  在貴陽,67歲的楊女士成為寶山苑“廣寒宮社區食堂”的常客已經一年了。“社區有養老院又有食堂,老年生活是越來越好、越來越方便了。”她説。國開行貴州分行加大融資力度,支持盤活貴陽工投集團的6處閒置物業進行改造,為首期8個養老機構提供養老床位799張,部分機構實現“開業即滿員”,有效滿足老年人照護需求,把普惠養老服務送到老人家門口。近日,該項目獲評貴州省金融“五篇大文章”養老金融類改革創新典型案例。

  在濟南,鵲山龍湖濕地公園之側,黃河主幹道之旁,天橋區鵲山養老服務中心正在加緊建設。“聽完介紹,我和老伴就想好了,以後要來這兒養老。”今年剛退休的王大爺期盼著項目快點建好。國開行山東分行深入現場開展調研,主動對接資金需求,貸款支持養老服務中心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建成後,可新增800余張養老床位,有助於加快基礎設施適老化改造,補齊天橋區區級養老服務短板。

  在丹東,國開行遼寧分行針對當地多元化基本養老服務需求制定個性化融資方案,支持盤活、整合和平區3.2萬平方米長期閒置的零散養老資源。該項目將搭建數智養老服務&&,改造200多個床位,讓日間照料、長者助餐、文化滋養等豐富的養老産品觸手可及,助力保障老年人“老有善養”。

  發展數字金融 跑出加“數”度 加快推動開發銀行數字化轉型

  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數字金融的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國開行積極支持基礎網絡建設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同時,立足職能定位,充分發揮信息科技支撐作用,賦能重點領域金融服務提質增效,推動全行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以數字化轉型的“加數跑”,不斷刷新業務“進度條”,服務發展“節節高”。

國開行江蘇分行支持的江蘇連雲港高性能智能算力中心項目(供圖:連雲港市數字産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夯實數字經濟算力基礎。當前,多層次算力體系建設已成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一環,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底座。國開行持續支持北京、上海、江蘇、遼寧、海南、福建等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助力大模型訓練等重點項目,服務培育人工智能生態,激活數字經濟新動能。

國開行發布的“國家助學貸款”手機客戶端(App)

  從“指尖辦”到“心尖暖”。在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同時,國開行進一步強化科技賦能,全面提升貸款受理效率和學生辦理體驗。2024年,國開行發布“國家助學貸款”手機客戶端(App),打造“口袋”裏的辦貸服務,實現從電腦端向手機端的升級。以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續貸為例,學生只需通過App進行實名認證後,即可提交續貸申請、完成線上簽約,全過程不到3分鐘。“我們希望,在業務辦理過程中,能讓學生更便利、少奔波,隨時隨地享受優質的線上金融服務。”國開行工作人員&&,下一步將探索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強化IT支撐,不斷提高95593助學貸款熱線服務水平。

  為數字化轉型插上騰飛“翅膀”。圍繞信貸業務特點和開行特色,國開行積極應用人工智能、衛星遙感、移動應用等技術手段,創新貸款模式,建設全流程、全産品、全周期的智慧信貸系統,服務基礎設施、“三大工程”“一帶一路”及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等重點業務發展。

  助力探索債券市場全業務流程數字化轉型。近日,國銀金租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金融租賃行業首單區塊鏈簿記金融債券20億元,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全流程的電子化和自動化,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發行效率。

  下一步,國家開發銀行將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強化職能定位,聚焦主責主業,高質量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着力強化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貢獻。

【糾錯】 【責任編輯:楊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