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46萬億元;反映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兩大重要金融總量指標——社會融資存量增速、廣義貨幣(M2)8月末增速均為8.8%;普惠小微貸款、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均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增速,個人貸款增長有所提振……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8月金融數據顯示,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撐有力,更多資金轉為活期存款,有助於投入消費、投資等經濟活動。
數據顯示,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33.66萬億元,同比增長8.8%,比上年同期高0.7個百分點。其中,政府債券餘額為91.36萬億元,同比增長21.1%。
前8個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3.46萬億元,主要流向實體經濟關鍵領域。其中企業仍是新增貸款的主體,我國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2.22萬億元。
“今年以來,以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為代表的先進製造業景氣度較高,企業新增融資需求較多。”東部地區某銀行分行人士告訴記者,該行今年前8個月新增製造業貸款佔新增對公貸款比重為53%,較上年全年提升30多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受傳統暑期消費旺季,個人消費需求內生增長疊加“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推動,個人貸款增長也有所提振。8月以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繼&&樓市新政,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部分滬上銀行反映,居民購房需求回暖,帶動個人住房貸款諮詢、簽約單量明顯增長。
“8月貸款增長明顯,貨幣信貸供給較為充分,信貸投放內生動力仍然強勁。”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形成合力,推動社融、貸款、M2保持合理增長,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下一步政策如何發力?專家普遍預計,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對實體經濟較強的支持力度。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後續5000億元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加快落地,有助於帶動廣義信貸擴張、提振基建投資增速,亦不排除類似金融工具進一步擴容,潛在投資方向包括科技創新、服務消費、城市更新等領域。美聯儲將於9月重啟降息背景下,我國貨幣政策空間也進一步打開,降準降息仍在工具箱之中,疊加前期提消費、穩地産等政策效果逐步釋放,相應拉動總需求、撬動增量信貸需求,將促進財政、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判斷,接下來央行會繼續實施中期借貸便利(MLF)、買斷式逆回購加量續作,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四季度還有可能恢復國債買賣;預計四季度央行將實施新一輪降息降準,今年新增信貸、新增社融都有望恢復一定規模的同比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人士&&,我國金融總量已經很大,在保持總量合理增長的同時,未來貨幣政策重點要在優化結構方面下功夫。
記者觀察到,前期推出的“以舊換新”政策取得較好成效,近期推出的育兒補貼政策、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人民銀行也新設立了服務消費和養老再貸款工具等,都讓消費需求得到進一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