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1日電(唐濱妮)一組數據反映出廣西民生保障的積極實踐:97%的基本醫保參保率勾勒出政策底色,4400多萬大病保險參保量標記着保障深度。作為金融央企,近年來,中國人壽壽險廣西分公司以健康險為切入點,在八桂大地上構建起一張覆蓋全民、精準分層的健康保障網絡。8月,新華網赴廣西多地實地走訪調研,探索這家險企如何以專業之力托舉民生健康,書寫“一生守護”的民生答卷。
大病保險:從“政府賬本”到“百姓腰包”
2024年,廣西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現省級統籌全覆蓋,廣西國壽作為全國首家承保全區(14個地市)大病保險業務的機構,持續為超4400萬參保群眾築牢健康防線。
在南寧市西鄉塘區,4歲的陳同(化名)因人工耳蝸手術花費24萬元。他的父親説,隨着醫保統籌支付5.6萬元後,大病保險又賠付3.3萬元,加上“惠邕保”的2.4萬元補充報銷,最後合計賠付11.3萬元,全家自付壓力銳減近半。
這組數字背後是“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商業補充”的多層次體系在發揮效能。通過升級自治區醫保基金監管子系統,廣西國壽將醫保與商保對接成本降低60%,實現三重醫療保障“一站式結算”,切實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解決了困難參保患者異地就醫墊資壓力問題。正是得益於此,在廣東務工的南寧市馬山縣林圩興隆村參保居民黃元(化名),因“右側基底節區腦出血並破入腦室”在東莞入院後無需奔波,僅通過線上提交資料就完成了4萬餘元的大病保險報銷。
針對困難群眾的保障傾斜更顯政策溫度。根據廣西鄉村振興相關文件要求,2024年約24萬困難群眾享受大病傾斜政策,困難群眾賠付佔比約49%,獲賠金額超27億元。
家住扶綏縣中東鎮新隆村,現年70歲的覃安(化名)因突發急性腦梗住院花費23萬餘元。扶綏縣大病保險經辦點工作人員主動對接覃安家屬,為其辦理8.25萬元大病保險理賠,並在實際了解病人身體情況和家庭困難情況後,詳解醫療救助申請流程。覃安女兒致電&&:“感謝醫保和大病保險,減輕了一大筆費用,不然賣幾年甘蔗也賺不回來。”
這是政策紅利落地的小小縮影。從市級統籌到省級覆蓋,大病保險已成為基本醫保的“延伸線”和群眾健康的“壓艙石”。
防貧創新:給脫貧線加裝“防滑鏈”
在築牢基本保障防線之外,針對脫貧地區的精準防返貧需求,廣西國壽的創新實踐同樣亮眼,天等縣“防貧四保”的創新實踐正在改寫脫貧地區的保障邏輯。這套由中國人壽壽險崇左分公司牽頭,聯合崇左分支機構及天等縣政府打造的體系,通過“保健康、保就業、保産業、保底線”的組合拳,2024年累計賠付903.65萬元,惠及1655人,其經驗入選“第五屆全球減貧案例徵集活動”。
“保健康”方面,天等縣1703名特困供養人員、190名事實無人撫養及孤兒合計1893名的“崇惠保”保費由政府全額買單,解決自費醫療負擔;
“保就業”方面,“三個一點(政府資金補一點、保險公司免一點、群眾個人出一點)”的政企群三方籌資機制讓保障可持續:政府補貼7元、企業減免18元、個人繳納15元,為2.9萬外出務工人員構建意外險“安全網”;
“保産業”方面,中國人壽財險天等分支機構累計承保1.3萬頭牛、6.67萬畝水稻、10.64萬畝玉米。2024年度,610萬元農業保險賠付讓農戶在災害面前不慌神;
“保底線”方面,自2021年11月天等縣正式啟動“防貧保”普惠型綜合保險項目起,已累計監測農戶7670戶,累計發放理賠金共計1036.65萬元。2024年,為255人累計發放理賠資金共計234.8萬元,單件賠付最高金額10萬元。
防貧四保良性運行的背後,“233(雙邊協作定機制、三方互補齊發力、三項服務兜底線)工作法”彰顯精準施策:政企聯動定機制,通過聯席會議設計産品;三方出資補短板,降低群眾參保門檻;下沉服務提質效,組建專員隊伍深入村屯,用“四看一算一核一評議”精準識別風險,實現從“事後賠付”向“事前預警”轉型。
天等縣都康鄉農軍(化名)因患急性心力衰竭、家中無穩定勞動力,被納入邊緣易致貧戶。2024 年其住院總花費 29.27 萬元,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及補助報銷後,仍需自費 20.63 萬元。在了解到農軍的情況後,經中國人壽防貧理賠專員與村屯兩委、駐村工作隊核查,農軍符合防貧保理賠條件,獲防貧理賠金10萬元。農軍的經歷正是上述機制運行的生動注解。
特色産品:群體需求的“定制化”回應
武鳴區陸斡鎮李女士的故事頗為典型。作為“關愛女性健康保險”參保人,她在確診乳腺癌10天后即收到5萬元理賠款,“每天省下3毛錢就能給自己準備一份‘健康底牌’。”李女士説,5萬元的理賠款直接覆蓋了90%的自費項目,在危機時刻為其提供了治療下去的底氣。
截至2025年7月底,這款針對女性群體開發的專屬保障已為廣西89.7萬人累計提供風險保障43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壽壽險武鳴支公司積極聯合武鳴區婦聯推進“關愛女性健康”保險工作,從“康乃馨B款”保四癌到“康乃馨C款”擴展至七种女性特定癌症,精准保障女性常見高發癌症,用差異化産品填補保障缺口,2024年當地40名婦女獲賠170萬元。
武鳴素有“中國壯鄉沃柑之鄉”的美稱,“沃惠保”聚焦沃柑産業從業者風險,成為當地果農的“産業定心丸”。該産品精準對接産業需求,將保障範圍拓展至意外傷害、醫保外大病醫療等關鍵領域。
近三年,“沃惠保”累計賠付185萬元。“別看賠付金額不大,卻切實承載了眾多果農、工人家庭避免因病致貧的希望。我們努力將保險守護的力量,從挂滿枝頭的沃柑延伸至每一位産業建設者的心頭。”中國人壽壽險武鳴支公司經理李瀟&&,從女性健康到特色産業,國壽的産品創新始終回應着群眾需求,這是保險作為“經濟減震器”在基層的生動實踐。
邊關實踐:跨越國境的“保障線”
從城市到鄉村,從特定群體到跨境場景,保險的定制化服務還在邊境地區延伸。
保險創新為龍州縣居民提供切實暖心的服務。通過“政府補10元+企業免20元+個人繳20元”模式,龍州縣近20萬城鄉居民獲得補充意外保障。
據中國人壽壽險崇左分公司主要負責人歐榮松介紹,該保障源於2015年公司結合龍州縣實際開發的農村小額人身普惠專項保險;2023年,為強化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金融支持、提升居民人身險保障水平,該公司將其升級為龍州縣城鄉居民補充意外保險項目。同時該公司發揮國企擔當,將龍州縣705名未消除風險的監測對象納入全額財政補貼範圍,為龍州縣常住人口給予部分補貼,有效減少龍州縣因意外傷害出現的致貧、返貧情況,助力實現城鄉一體均衡發展。
在憑祥市跨境勞務市場,不少越南籍務工人員手握印有“中國人壽”字樣的中越雙語條款保險單。這款由國壽設計的涵蓋醫療補助、意外身故等五項保障的跨境保險,已累計為17萬外籍務工人員提供保障,賠付金額超31萬元,成為中越邊境的“平安紐帶”。
對跨境業務的支持不止於此,據廣西國壽黨委書記、總經理陳建政介紹,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駐桂成員單位與廣西憑祥産業園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設立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中國人壽跨境金融綜合服務中心,運用“保險+銀行”金融綜合服務模式,為&&境人員及自貿區內企業提供綜合保障及銀行服務。
“八桂大地上深深落下我們的足跡,廣西國壽始終以‘踐行國壽擔當,守護八桂民生’為己任,以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為切入點,致力於讓保險服務突破地域與群體界限,更好承接居民健康保障和健康風險減量管理需求。”陳建政&&,廣西國壽2024年總保費規模達171億元,同比增長36%,新承保業務保費大幅增長,總保費市場份額達34%,穩居行業前列。
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健康保險事業部總經理何永平給出一組擲地有聲的數據:自開辦大病保險以來,該大病保險累計賠付超2300億元;截至目前,參與承辦國家及地方長期護理保險試點項目70余個,打造出成都、廣州、天津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標杆服務模式;參與承辦“惠民保”項目140余個;截至2024年底,參與社保補醫承辦項目百餘個;自2019年以來已連續七年參與國家醫療保障局飛行檢查項目。
中國人壽的廣西實踐,本質上是一場關乎“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的探索。在八桂大地,這張不斷織密的保障網,正將“制度優勢”持續轉化為“民生福祉”,寫下溫暖答卷。
“家國福祉,念茲在茲。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將以服務國家大局為己任,積極支持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服務人民群眾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需求的能力。我們將以更加奮發的姿態,俯身實幹,挺膺擔當,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健康保障事業發展的新篇章。”何永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