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大規模演習檢驗跨域聯合作戰能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6 17:07:13
來源:解放軍報

日大規模演習檢驗跨域聯合作戰能力

字體:

  10月下旬,日本陸海空自衛隊在全國多地及周邊海空域開展聯合實兵演習,美國和澳大利亞兩軍參加部分課目。這是今年3月日本成立統合作戰司令部後,首次舉行的大規模實兵演練。該演習不僅是軍事力量的展示,更是日本突破“專守防衛”原則、加速邁向“能戰之國”的又一危險舉動。

  本次演習涉及陸、海、空、天、網及電磁頻譜等多域作戰課目,派出約5.8萬人,出動約4000&車輛、60艘艦艇和300架飛機。自衛隊在奄美大島和種子島開展島嶼防衛訓練,並在沖繩縣的島嶼上進行艦機實彈射擊。美軍參與了沖繩縣石垣島的防災訓練和太平洋上的反艦作戰訓練,澳軍則派出1艘艦艇參演。

  此次演習在課目設置上呈現出高度的實戰化與體系化特徵,強化了陸海空自衛隊的跨域聯合。以往自衛隊演習的聯合課目僅為流程性演練,網絡、電磁頻譜等新型領域課目只作為獨立模塊推演。此次演習實現了“陸海空全域協同”——陸自北部方面隊佈防時,海自地方隊同步實施海域警戒,空自F-15機群提供空中掩護,三方通過統一指揮共享態勢,達成攻防同步。同時,新型領域課目從模塊化轉向體系化:在防府北基地的衛星信息支援地面作戰訓練中,司令部模擬信號干擾場景,信息保全隊重啟備用鏈路保障火力打擊精度,填補“太空—地面—電磁”聯動流程的空白。

  此次演習凸顯了統合作戰司令部在提升指揮效率上的作用,其作為體系化聯動核心的角色進一步顯現。一方面,統合作戰司令部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集中調度跨域資源,突破資源分散、協調環節多的瓶頸,大幅提升指令傳輸與執行效率。另一方面,日美軍事指揮體系進一步融合。演習中,統合作戰司令部通過新研發的統一指揮系統直接進行調度指揮。該系統同步接入駐日美軍天基預警系統,首次實現“日美指揮系統直接對接”。值得注意的是,為提高協同效率,駐日美軍司令部計劃從東京都西部的橫田基地遷至東京市中心,縮短與日本統合作戰司令部之間的物理距離。日本作為美國印太軍事體系的“戰略支點”,未來將承擔更多任務。

  演習還首次將民用設施大規模納入軍事訓練,進一步加深了西南諸島軍事要塞化程度。演習部分課目想定為發生緊急事態後,自衛隊徵用民用“特定機場與港灣”。在鹿兒島、奄美等多地民用機場,空自開展了戰機起降與補給演練;在鹿兒島港、名瀨港等港口,自衛隊演練了彈藥跨域運輸。此類課目旨在提升戰時動員和應急部署能力,企圖借此構建“西南全域民用設施支援軍事行動”的框架。

  儘管日本方面聲稱,所有擴充軍備的舉措都是“防禦性行為”,但其通過大規模演習提升聯合指揮、跨域作戰能力的危險舉動已引發地區國家高度警惕。特別是日本新首相上&後,提出把原定2027年度實現的“防衛費佔國內生産總值2%”的目標提前至本年度完成,並計劃在2026年年底前修訂“安保三文件”等政策,這些危險動向將給地區安全局勢帶來更多不確定因素。(黃嘉瑜 葛亞維)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