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標、打開頁面,“量身定制你的軍旅之路”幾個字映入眼簾。輸入基本信息、工作經歷和專業技能,迅速生成詳盡分析報告,清晰指出本人在職業發展中的優勢與不足……日前,筆者走進第82集團軍某旅,操作他們研發的“軍士職業發展規劃系統”,頓覺眼前一亮。
該旅專業崗位多、保障任務重,戰士們經常無暇顧及自身成長規劃。警衛分隊原副班長、中士李俊雄,軍事素質過硬,卻因對相關政策缺乏了解,沒有提前做好規劃,在去年遺憾脫下了軍裝。
基層建設形勢分析會上,營連主官反映了此類情況:“培訓需求扎堆,缺乏科學統籌”“有的戰士平時不了解情況,關鍵時刻手忙腳亂”……對此,機關人員也頗感為難:軍士選晉、延期服役的相關政策規定早已下發,也多次組織宣講,可還是有不少軍士對個人職業規劃缺少底數。
“能不能自主研發一個成長規劃系統,給戰士們當‘導師’?”旅領導的想法得到大家積極響應。經過一段時間的攻關,“軍士職業發展規劃系統”投入使用。
“這個系統,就像給戰士的成長之路裝上了‘導航’。”人力資源科尤幹事打開系統邊演示邊介紹,“通過數據化分析,能清晰勾勒出每個戰士的成長軌跡,從起點到目標,適合哪個崗位、需要滿足什麼條件,都一目了然。”
勤務分隊中士王曙光是該系統的受益者之一。在通信營工作期間,他因工作繁忙很少思考自身職業發展。每次翻看相關規定,各類條款和限制條件都讓他直撓頭。“軍士職業發展規劃系統”根據他的性格特點和專業潛力,推薦了更適合的崗位發展方向,提示他考取相關專業證書,並提供線上學習資源和模擬考試。自此,王曙光白天在崗位忙碌,晚上和周末學習補差。如今,他已順利轉崗,在新的工作崗位幹得有聲有色。
在“軍士職業發展規劃系統”的幫助下,該旅的人才培養工作也更加科學合理。某營教導員通過該系統分析發現,司機、底盤修理工等崗位人員競爭激烈,無人機維修、雷達修理等小特新專業留隊率卻較低。了解到這一情況,該旅立即針對性地為戰士補齊發展經歷。中士黃澤鑫作為連隊無人機維修的儲備人才,得到了進廠跟訓、送學培訓等全方位培養機會,正為明年晉陞二級上士全力衝刺。
該旅人力資源科科長對此感觸頗深:“人才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以科學合理的規劃為指引,明確成長路徑、搭建成長階梯,方能充分激發人才潛能,讓官兵各展所長。”
如今,通過科技賦能,該旅越來越多戰士明晰了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一級上士趙丹從事修理工作12年,是該旅修理專業的“頂梁柱”。可在去年軍士選晉時,因缺少相關證書,他只能選擇延期服役。今年,在“軍士職業發展規劃系統”的提示下,他先後兩次參加專業培訓,當下正信心滿滿地備戰高級技師技能鑒定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