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方直升機與中方井岡山艦開展垂直補給演練。王磊 攝
“我船一名船員‘落水’,請求編隊前出營救。”
當地時間10月19日,馬六甲海峽某海域,隨着一艘模擬商船發出求救信號,“和平友誼-2025”聯演海上聯合搜救演練拉開帷幕。
海上聯合任務編隊指揮所內,指揮員立即下令中馬雙方艦艇按方案在各自區域展開搜救。井岡山艦上,搜救機組接到指令後,迅速準備裝具在甲板請示起飛。“可以起飛。”隨着指揮員一聲令下,直升機鐵翼飛旋,飛赴目標海域。馬方艦艇也放飛直升機配合搜索。各戰位密切觀察海面情況,尋找“落水人員”。
“發現‘落水人員’。”直升機發現目標。隨後,機長迅速規劃航線,操縱飛機穩穩懸停在“落水人員”上方。中馬雙方通力配合,救援人員根據涌浪起伏規律,找準時機將“落水人員”救起,並立即後送。
直升機剛剛停穩,早已等候在一旁的醫療分隊迅速上前,檢查生命體徵,開展檢傷分類、現場急救,並完成“傷員”後送。
記者了解到,從19日上午開始,參加“和平友誼-2025”聯演的中馬海上艦艇陸續解纜起航,組成混合編隊奔赴巴生港附近海域開展多課目演練,進一步檢驗提升兩軍聯合行動能力。
演練向深走實,默契愈加提升。20日,海上實兵演練轉入聯合護航行動後,海面驟起較大風浪,雙方艦艇迅速調整通信鏈路,互通水文氣象等情況簡報,參演各艦組成警戒幕隊形,發現編隊附近海域有“可疑”目標接近時,雙方各艦根據責任扇區分別遂行前出應對、海空觀察、對海對空射擊準備等任務,確保航路暢通。
“發現2艘‘可疑’船艇正向我編隊抵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編隊航行過程中遭遇“敵”不明快艇。聯合編隊在統一指揮下迅速變換隊形、前出佔據陣位,協調劃設火力區,採取先喊話驅離、後懾止打擊的方式,在雙方艦上主炮、副炮和艙面火力的密切配合下,成功處置情況。
海上聯合任務編隊指揮所中方指揮員告訴記者,在為期3天的海上實兵演練中,中馬海上艦艇編隊開展了聯合響應、援潛救生、聯合護航等多個課目的演練,錘煉了雙方共同維護海上安全的能力,進一步加深了相互了解,深化了彼此友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