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一個兄弟連隊的指導員來到我宿舍,問了一個問題:“你帶兵有啥秘訣?為啥大家都愛找你談心?”
如果問我擔任指導員以來,最有心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我覺得是通過3把椅子,悟到了帶兵道理。
我剛到連隊任職時,宿舍內只有一把椅子。現在屋內增加到3把椅子,兩把放在辦公桌旁,一把放在了門邊。
一天,一級上士老李走進我宿舍,一屁股就坐在靠門的椅子上,雙手抱胸,臉漲得通紅。
老李是連隊的修理能手,為人處事向來穩重。平日裏,他常常板着臉,話也不多。看到他這麼生氣,我知道肯定是出了什麼事。我拉過一把椅子,坐到他身邊。
過了好一會兒,情緒平復下來的老李終於開口:“現在的新兵真是不好帶!今天有個新兵在維修時,操作不當把設備弄壞了。這設備可是咱們連的‘金疙瘩’啊!”説着,他又激動起來,重重拍了一下椅子扶手。
我看著老李,並沒有直接回應他的抱怨:“李班長,我知道你心疼設備,也理解你對新兵寄予厚望。”我邊説邊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剛到連隊時,心裏很着急,想盡快拉近和大家的距離,可事與願違。”我指了指我們坐著的椅子,分享自己的經歷,“一開始,戰士們來找我談心都是站在門口,沒説幾句話就走了。”
這樣的“站聊”持續了半個月,談心的效果始終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我心裏更着急了。直到一天回宿舍,我站在門口看著自己常坐的那把椅子,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我坐你站”産生那麼大的壓迫感和距離感,戰士們怎麼願意親近我?
於是,我從儲藏室搬來了一把椅子,最初位置放得比較遠。一天,某班王班長找我説事。他一來就把椅子拽到我身邊,膝蓋幾乎碰到我的椅子腿:“指導員,怎麼坐這麼遠?咱們得挨着聊才熱乎!”
王班長的話點醒了我。然而等我把椅子挪到辦公桌旁,情況並沒有好轉。一些戰士不願坐得這麼近,有的會把椅子拉遠一點,有的還是站在門口。這一度讓我十分困擾。
“後來,我想明白了,椅子放幾把、放在哪都不重要。我初來乍到,還是個陌生人,走進官兵內心需要時間。”我接着説,“我又在門口放了一把椅子,只要大家願意來找我談心,想坐哪兒就坐哪兒。”
在這之後,我將關注的重點放在提高每一次談心的質量上,用真誠打動大家。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能明顯感到,自己和大家的心理距離拉近了,願意和我説心裏話的官兵增多了。
老李聽着我的分享,陷入了沉思。我繼續説:“李班長,新兵剛接觸新專業、新工作,難免會犯錯。咱們得給他們時間和空間去成長。你想想,你剛入伍時,難道就沒犯過錯誤嗎?”
老李抬起頭,看著我,臉上的怒氣消了不少:“指導員,你説得對。我入伍不久,也因為不懂操作把工具弄壞了,當時心裏別提多害怕了,就怕被班長批評。”
我笑了笑:“所以啊,咱們作為過來人,既然自己淋過雨,就給年輕人撐把傘。換位思考一下,你總是這麼嚴肅,新兵可能會因為害怕而不敢向你請教問題,這樣反而不利於他們成長進步。”
老李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指導員,我明白了。我回去之後,會好好和那名新兵談談,教他正確的操作方法。”
這次談心過後,老李對待新兵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他臉上有了笑容,經常主動和新兵們交流,手把手教他們維修技術。戰士們都説,李班長像變了一個人,大家都願意跟他親近了。
帶兵是一個需要細心和耐心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用真心換真心。這也是我透過3把椅子悟到的帶兵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