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9月11日報道,英國貝宜系統公司高管認為,前沿部署的海軍無人機可為軍艦提供防空保障,未來海軍艦艇的防空保護措施可能包括配備電子戰設備或反無人機火炮的無人機護衛隊。
這一構想源於近期海上作戰的經驗教訓:要在保證有足夠命中率的前提下從安全距離打擊目標,同時盡可能降低攔截成本。
報道稱,貝宜系統公司技術總監羅伯特·梅裏韋瑟在英國倫敦舉行的防務與安全設備國際博覽會上指出,現已部署的低成本反無人機手段(比如電子戰或火炮打擊)往往存在射程較短或成功率較低的缺陷。
他認為,解決方案可能是將這些手段作為第一道防線,同時以更昂貴的高端系統作為後備支撐。
報道提及,在紅海護航行動中,成本不對稱問題一直困擾着西方艦艇:海軍最初使用價值上百萬美元的地對空導彈來摧毀也門胡塞武裝的無人機,後來才調整戰術,允許部分無人機進入艦載火炮和電子戰設備的有效射程。
梅裏韋瑟指出:“電子戰設備的單次打擊成本最低,但成功概率也最低,且有效射程最短。目前,高端武器系統的作戰半徑最遠,因此你會首先使用這些武器。但在消耗戰中,這種模式難以為繼。”
這名高管稱,武裝部隊目前正面臨一個“艱難抉擇”:是否允許無人機威脅進入電子戰武器的有效射程內。相比昂貴的導彈,電子戰武器雖然成功率最低,卻是可持續性最強的作戰手段。
報道還稱,法國海軍已在護衛艦上安裝光電傳感器,以便從更遠距離發現威脅,使船員們可以選擇讓威脅進入艦載火炮射程,而非動用“紫菀”防空導彈。
梅裏韋瑟指出,一個解決方案可能是配備電子戰能力或40毫米空爆彈火炮的無人艦艇或車輛,讓它們在遠離護衛艦或坦克的位置提前攔截威脅。
至於作戰半徑約1公里的電子戰武器,梅裏韋瑟指出:“我們可將電子戰系統搭載於無人機實現前沿部署,在動能武器實施攔截前率先發揮作用。”
梅裏韋瑟&&,至於有效射程約4公里的40毫米火炮,“除非能將打擊效果前推至威脅上游,否則必須讓威脅逼近至相當距離,該層系統才能投入作戰”。
低成本無人機防禦系統可能被部署在距離海軍戰艦15公里的區域以實現最大效能,不過即便部署在三四公里外“也優於現有的防禦手段”。
據梅裏韋瑟透露,英國皇家海軍正在建造26型護衛艦,其任務艙將可搭載數艘大到足以安裝40毫米火炮的無人水面艇,以及配備電子戰設備的無人艇。(編譯/楊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