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東升,亞丁灣海面波光粼粼。
艦艏高昂,浪花四濺,海軍包頭艦全速航行在一望無際的蔚藍海面,銀灰色艦體犁開的白色航跡不斷延伸。
這航跡,疊印着這艘年輕戰艦破浪前行、駛向深藍的奮進航程——
完成全訓考核不到1個月,就參加中外聯合軍事演習;第2年,就到海上鬥爭一線擔負戰備值班任務;第3年,遠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轉型攻堅,時不我待。入列3年多來,包頭艦加快推進轉型,迅速形成戰鬥力,多次圓滿完成重大演訓任務,榮立二等功1次,被中央軍委表彰為“全軍正規化建設先進單位”。
百川歸海,千帆競渡。年輕的包頭艦錨定目標奮力攻堅,以“出航即出征、訓練即戰鬥”的昂揚姿態破浪前行。
包頭艦海上航行。任科 攝
“新艦就該朝氣蓬勃,這是我們的銳氣所在”
隨着前甲板主炮發出“轟”的一聲悶響,整艘戰艦都在震顫。這一刻,二級上士王玟鈞感覺熱血在胸腔裏涌動。
王玟鈞的戰位在艦艇最底層,負責保障主炮彈藥快速轉運。雖然從未親眼目睹主炮射擊的場面,但從接連不斷的巨響聲中,他仍然切身感受到實彈射擊帶來的震撼。
“新艦就該朝氣蓬勃,這是我們的銳氣所在!”在包頭艦艦長看來,這種血脈僨張的感覺,是“青春與時代的共振”。
那一年,包頭艦尚未出廠。接艦官兵邊培訓、邊試航、邊訓練,制訂完善方案計劃。大家一同蹲戰位、查圖紙、學裝備,虛心向專家請教,結合裝備使用管理,梳理並提出優化建議千余條。
該艦政委説,當時他們統籌試驗與訓練資源,在優先保證試驗任務基礎上,利用整塊時間開展全艦系統訓練,擠出零散時間實施模塊分散訓練,蹚出了試驗與訓練有機融合的新路子。
深化練兵備戰,加快轉型建設。在戰艦動力試航期間,艦員開始全流程自主操縱,僅用原計劃一半的時間就完成任務。
加速形成戰鬥力,離不開該艦黨委的奮進攻堅,離不開一茬茬敢為人先的艦員披荊斬棘、跨溝越壑。
三級軍士長毛事成曾在一艘戰艦上任艦空導彈班長。登上包頭艦後,他面對的不僅是裝備的全面升級換代,更是操作理念、作戰思維的轉型重塑。
“當時,根本沒時間猶豫。選擇接裝,就要拿出‘歸零’的勇氣!”毛事成回憶説。
走進艦空導彈控制室,筆者看到機櫃上插着密密麻麻的電纜,不同電纜上貼着各型號碼標籤。“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這些電纜線該如何連接、起到什麼作用。”一名艦員説,“是毛班長一根一根地捋清整好,才有了今天清晰的分類。”
和毛事成一樣,受領接裝任務之初,一大批官兵深鑽細研,通過理論培訓、跟班見學,不僅自身完成轉型,也為包頭艦戰鬥力生成積累大量實踐經驗。
入列後第4天,包頭艦入駐北部戰區海軍某艦艇訓練中心,迎來首次跨海區全訓考核。
全訓考核,是全體艦員必須過的一道關。時任艦長每天都提醒官兵距離某類科目考核還有幾天。外請專家集中培訓、戰位操演拆解訓練、赴兄弟單位跟訓見學……能力挖潛、裝備挖潛,一場場聚力攻堅的戰鬥接續打響。
深化作戰研究——以弱體系支撐下打贏遠海作戰為背景,進行學研推練,探尋戰訓薄弱環節,集智攻關難點堵點,取得一批戰法訓法成果。
注重實戰練兵——參加複雜電磁環境聯合組訓任務期間,創新利用某型偵察系統,受到考核組高度評價,綜合成績名列前茅。
深挖裝備潛能——檢驗艦艇多種方式對水下通信效果,積累大量數據;成功探索艦艇在不停車狀態下進行某類型航行作業,進一步摸清裝備性能邊界。
磨尖刀,鑄鐵拳。在官兵接續努力下,包頭艦以全科目優異的成績通過全訓考核,完成一艘戰艦的“成人禮”。
“我們就是要讓人才在大風大浪中摔打磨礪”
全訓考核結束後第5天,返航的包頭艦就接令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22”演習。
起航即出征,初出茅廬的包頭艦能否經受住實戰檢驗?
任務在即,經驗豐富的副炮指揮儀班長卻因為工作調整缺席了。
“接艦之初,我們都是‘兩眼一抹黑’,但經過學習摸索不也成為專業骨幹了嗎?”面對骨幹的缺席,黨委會上,艦領導回顧了包頭艦人才隊伍建設歷程,話語中透着堅定,“我們就是要讓人才在大風大浪中摔打磨礪!”
就這樣,二級上士陳石林獲得了這次難得的機會——第一次獨立操縱副炮,進行末端防禦聯合防空。
時間緊迫,陳石林壓力陡增。那段時間,他沒日沒夜地查資料、推流程,見縫插針向訓練骨幹請教。
正式聯演開始,陳石林和戰友們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快速鎖定並擊毀“敵”目標。
那次,包頭艦防空武器系統命中率100%,令外軍同行刮目相看……
遠海大洋是一艘戰艦迅速成長的助推器,也是人才成長的孵化器。
打開班裏的工作日記,毛事成和筆者分享了一次實射某型導彈的經歷。
那年9月,包頭艦赴某海域參加實兵對抗演練。艦黨委將實射導彈任務交給了對空部門軍官周琦。
周琦帶領毛事成等戰友仔細研究,最大限度模擬真實戰場環境,預想可能出現的抗擊情況,制訂不同距離攔截方案,錘煉穩定跟蹤超聲速靶機的能力。
“決戰”來臨那天,包頭艦進入任務海域,艦空導彈發射控制室一片寂靜。目標進入射程後,毛事成果斷按下發射按鈕,導彈從發射井內彈射而出,直刺雲天……
這次任務,包頭艦擊落數架靶機,綜合成績優異。
為戰而生,向戰而行。包頭艦黨委結合海上維權、戰備巡邏、演習演訓等大項任務,抓住與對手正面較量、短兵相接等契機,採取課題研練與實戰訓練相結合、小體系聯合演訓與多兵種綜合對抗相交織的方式,紮實開展專攻精練。
那次,包頭艦執行戰備巡邏任務,剛抵達某海域,就遭遇外軍艦機跟蹤監視。研判對方企圖、綜合戰場態勢,包頭艦決定主動出擊,搶佔有利陣位……一系列“組合拳”成功震懾對方。
把每一次演訓當實戰,把每一次出航當出征。從單艦科目訓練到聯合搜攻潛、防空反導、編隊聯合攻擊,再到與不同兵種、軍種的體系對抗訓練,包頭艦快速融入聯合作戰體系,突出抓好課題專攻精練,訓練水平和實戰能力得到提升。
近兩年,在一次次戰風鬥浪中,一批典型作戰課題和新戰法探索檢驗成功,讓包頭艦不斷蓄積勝戰底氣。
“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我們更要勇敢去闖”
海面波濤洶湧,包頭艦破浪前行,全速駛往任務海域。
從駕駛室的舷窗望出去,萬里晴空與萬里海疆在天際銜接,壯闊景色動人心魄。
“前人走過的路,我們要熟稔於心;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我們更要勇敢去闖!”2024年12月,包頭艦奉命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
這是包頭艦入列以來第一次走出國門。如何短期內迅速積累經驗並投入實踐?艦領導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舞&越寬廣,攻堅越要快。”艦黨委一班人達成共識:在苦練單兵單艦技戰術的同時,強化兵力協同、體系作戰,用新思維引領新裝備使用,用新裝備“反哺”理念創新,加快新理念、新戰術融入作戰體系。
今年2月,包頭艦赴巴基斯坦參加“和平-2025”多國海上聯合演習。艦黨委多次研究部署任務,開展針對性訓練,制訂應急情況處置預案。
演習期間,包頭艦官兵鬥志昂揚,在國際舞&展現新時代中國海軍的風采——
軍官郝豪精準規劃航線,及時上報情況,助力艦艇行動精確無誤;一級上士何海陽及時排除裝備故障,保障艦艇安全航行;上等兵王奇俊積極與外軍艦機溝通聯絡,為指揮員決策提供參考……
艦陣如虹,炮聲隆隆。波瀾起伏的海面上,各參演艦艇開始進行主炮對海射擊協同訓練。
主炮光電瞄準系統中,遠方的靶標只有雞蛋大小,隨着海浪不斷搖晃。下士林鑫緊盯屏幕,不斷校正射擊偏差。
“與艦載導彈相比,主炮受氣溫、風向、風力等因素影響較大,精準命中遠距離靶標是個不小的挑戰。”回憶當天演習的場景,林鑫記憶猶新。
隨着指揮員一聲令下,一枚枚炮彈破膛而出。
“首輪命中”“精準命中”……一股強烈的自豪感,在官兵心中油然而生。
“在風浪中成長,才能守護風雨裏的和平。”對此,中士朱雁行深有體會。他曾雙手攥着舵盤,駕駛包頭艦以區域護航的方式,護送“如意松”號等多艘商船穿越亞丁灣。
那是2月1日上午,包頭艦發現,有不明小目標持續向編隊接近。旋即,“如意松”號通過海事衛星電話聯絡:“有疑似海盜小艇在我船附近海域活動。”
包頭艦立即啟用多種觀察手段監視目標,並與“如意松”號調整陣位,將其與可疑船隻隔開。經過一系列警告震懾,目標被成功驅離。“如意松”號船長感慨:“多虧有包頭艦的安全守護!”
“包頭艦艦歌裏有一句‘鑄就鋼鐵長城,守衛萬里海疆’。我們只有把自己練強,才能更好適應未來戰場!”朱雁行説。
“大洋是最好的練兵場。”翻開包頭艦的《航泊日誌》,筆者看到,利用任務間隙開展實彈射擊、艦機協同等實戰化訓練已成常態,部隊實戰能力得到有效檢驗。
戰艦繼續向目標海域機動。駕駛室裏,軍官范俊哲就如何優化指揮流程與值更人員展開研討:“現代海戰,比的是信息融合、指揮流程的快捷高效以及戰法的合理運用……”
心頭點燃烽火狼煙,目光緊盯未來戰場。目之所及,包頭艦各戰位上,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正忘我鑽研。一路隨行,筆者不由感嘆:每一名艦員的奮鬥足跡,匯聚成了這艘新型戰艦的深藍航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