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探丨寧波美術館:以詩性的眼睛看城市-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7 16:09:14
來源:新華網

文旅新探丨寧波美術館:以詩性的眼睛看城市

字體:

  新華社寧波11月7日電 題:寧波美術館:以詩性的眼睛看城市

  新華社記者方益波

  位於浙江寧波市甬江、姚江、奉化江匯流的三江口北側的輪船碼頭,曾經是一代代寧波人去上海灘乃至更遠地方的出發地,一聲聲汽笛,承載着城市的鄉愁。隨着時代的變遷,到本世紀初,更便捷的客運方式替代了船運。廢棄的原寧波港客運站大樓被改建成寧波美術館。

  寧波美術館於2005年開館,20年來舉辦了五屆全國綜合材料繪畫雙年展、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綜合材料繪畫展等活動。日前舉辦的《仰山——許江藝術展》的開幕式,還專門設計了汽笛的鳴響,向這座城市悠久的港口文化致敬。

  “百年船埠成藝館,廿十春秋塑殿堂。幾回吟嘯幾回轉,一聲長笛喚仰山。”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油畫學會會長許江這樣概括這座建築從工業遺存向藝術現場的轉身。

  20多年前,許江聽説寧波要建美術館,就向寧波市建議,選擇這座具有百年歷史的老碼頭改建美術館,因為這裡承載了幾代寧波人的家園記憶。當年,許江推薦了時年39歲、後成為首位普利茲克獎中國籍得主的王澍擔綱設計,開啟了這座工業遺存的活化之路。

  寧波美術館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藝術品。它保留原有候船大廳的空間形態,採用“銅鐵椽木”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材料。館身底部的磚墻來自蘇州禦窯廠的大城磚,象徵着城市的根基;上部的鋼結構與木結構則抽象地表達了船的意象,既呼應了碼頭歷史,又賦予建築新的生命。

  《仰山——許江藝術展》於9月29日至12月3日在這裡舉辦。許江以“俯仰之間、鋼鐵之間、鏗鏘之間”來概括藝術展中呈現的藝術與建築的對話。1600根銅鑄鐵澆的葵與蓮昂然挺立如箭,紅光透射,光影之間,似有熔爐在燃燒,錘聲震動展廳,周邊銹跡斑駁的鐵墻上,12米長、3米高的油畫繪出如戰士行進般的葵陣,透出雄壯的英雄氣。

  專程從上海趕來看展的田女士在展品前站立良久,不時與身邊的同伴低聲交流。“一進到美術館就能感受到時間流逝的力量,這次的展覽也讓我回味很久。”田女士説。

  此次展覽上,許江和王澍兩位藝術家穿越20年記憶,展開一場關於藝術、建築和城市發展的深度對話,吸引了很多參觀者前來聆聽。王澍説,寧波美術館的設計建設完整保留了原港口多個大廳的尺度和基本結構,這種設計表達了對歷史痕跡的尊重。他説,建築不僅是物質空間,更是文化容器,要真正融入城市肌理,成為承載集體記憶、傳承文化基因的重要載體。

  面向未來,許江提出,要“以詩性的眼睛看城市”。他認為,城市與文化的生命力既來自對歷史的尊重,也來自對創新的追求,更需要一代代人的文化自覺與擔當。

  海風浩蕩,悠揚的汽笛聲在三江口回蕩,象徵着城市精神的起航,美術館沿江的108扇門徐徐開啟,天光波影映入,藝術空間與城市景觀融為一體。這是來自這場跨越藝術與建築領域的對話中延伸出來的浪漫創意。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