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産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廣西清潔能源産業發展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5 17:49:25
來源:新華網

以産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廣西清潔能源産業發展觀察

字體:

  新華社南寧11月5日電 題:以産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廣西清潔能源産業發展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楚然

  記者從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獲悉,近日,隨着220千伏廣西貴港樟木風電場項目順利並網,廣西清潔能源裝機容量正式突破8000萬千瓦大關。

  廣西坐擁得天獨厚的綠色能源資源,相關産業發展勢頭迅猛。同時,“雙碳”目標的推進也為廣西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按下“快進鍵”。

  今年9月,廣西華昇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正式並網發電。該電站總裝機容量4.35兆瓦,由26個超大型光伏矩陣組成,建在4.1萬平方米赤泥堆場回水池形成的水域上。

廣西華昇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供圖)

  據介紹,這種建設模式不僅節省土地資源,還能減少水分蒸發,起到一定節水作用。經測算,該電站預計年平均發電量約480萬千瓦時,為資源循環利用提供新路徑。

  當前,廣西“綠電+”發展呈現多元化格局。除“水上漂”的漂浮式光伏電站外,海上風力發電站也成為能源開發的新場景。

  “十四五”期間,廣西海上風電實現“零的突破”——防城港海上風電示範項目A場址工程正式全容量並網發電,讓廣西電網成為西部地區首個涵蓋水、火、核、陸風、海風、光等多種電源類型的省級電網。

  廣西農業資源豐富,“漁光互補”項目正化身“陽光銀行”,成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和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構建起“光伏+水系治理+生態養殖+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的立體循環發展模式。

位於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市江平鎮的一處“漁光互補”項目。(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供圖)

  在防城港市東興市江平鎮巫頭村,記者抬頭看到一排排光伏板,低頭則是一大片魚塘,當地的“漁光互補”項目實現綠色發電與魚類養殖同步推進。項目採用柔性支架樁設計和新型光伏組件,不僅具備雙面發電功能,還減少了40%的單位容量樁基使用量,大幅提升魚塘養殖面積與系統發電量。

  以産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廣西清潔能源産業快速發展,使新能源裝備製造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光伏電池、鋰電池、風力發電機組、服務機器人等産品産量實現大幅增長。

  在防城港市,當地新能源裝備産業集群的高端裝備製造龍頭企業廣西明陽智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於2023年建成投産一期大兆瓦級海陸風電整機製造基地項目,目前年生産主機可達300&套,年産值超12億元。

廣西明陽智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明陽公司供圖)

  “當前廣西能源結構轉型加速,周邊地區對清潔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廣西明陽智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楊葉蓉介紹,公司二期超長葉片廠生産基地項目計劃於2026年開工,規劃新建6至8條超長葉片生産線,建成後將成為廣西較大規模海上風機葉片生産基地。

  為支撐新能源裝備産業發展,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持續鞏固“綠電+先進製造業”模式,大力推廣綠色電力交易,支撐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等新興産業使用綠色清潔能源生産,實現“綠電造綠電”的良性循環。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副總經理申雙喜説:“我們積極推行‘首席客戶經理’工作機制,提供從技術諮詢、報裝接電到後期運維的‘一對一’全生命周期用電服務,推動新能源裝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廣西清潔能源發電量1277.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8%,佔全部電量類型的66.3%。在廣西所有電源類型中,清潔能源規模佔比達72.15%,能源“含綠量”持續提升,為廣西綠色低碳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