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走筆丨赴一場與阿布吉措的徒步之約-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1 10:50:5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走筆丨赴一場與阿布吉措的徒步之約

字體:

10月的香格里拉,寒意已浸透街巷。清晨7點,我裹緊衝鋒衣,登上了前往阿布吉措的大巴。車窗外,天剛濛濛亮,薄如蟬翼的晨霧籠罩着這座城市,街道上行人寥寥,整座城仍在雪山的懷抱中沉眠。

藏語裏,“阿布吉措”意為“神奇之湖”。

不知不覺間,陽光穿透晨霧,金色的光芒鋪灑大地。此次徒步,我們從尼古個牧場出發,途經阿架崗牧場、向雲坡、獨古、流石灘,最終抵達海拔4220米的終點阿布吉措,全程往返約8.8公里,爬升約630米。

清晨,徒步者在行進途中拍照留念。本組圖片均由新華社記者 李溪岩 攝

開始徒步時,腳下的草甸松軟濕潤,路旁的高山植被在陽光下閃爍着晶瑩的光澤,牦牛在遠處悠閒地啃食青草,一幅秀美的高原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然而很快我便無心欣賞美景,剛行進一公里,山地的爬升已讓我有些氣喘吁吁。“小李,轉過頭來!”熟悉的聲音叫住了我,原來是老王。老王熱愛戶外運動,他笑着舉起手機,記錄陽光下我的身影。“這場徒步對你來説應該很輕鬆吧?”我笑着問。老王搖搖頭,目光望向遠處的雪山:“對大山要抱有敬畏,不要想著去征服它。”老王轉過頭,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加油吶,小李!”

連續的高強度爬升讓我呼吸愈發急促,沒有登山杖的我只能手腳並用,松散的泥土好幾次讓我險些滑倒。就在我面色發白、腳步踉蹌之際,另一位戶外運動愛好者溫姐主動停在我身邊,不僅伸手攙扶,還將自己的一根登山杖遞給我。我擔心拖累她的進度,幾次讓她先行,她卻塞給我一個蘋果,叮囑我及時補充能量,還一路陪着我跨過群山、蹚過溪流、走過斷橋。

行至流石灘,左側是嶙峋的碎石山,右側是斷臂懸崖,恐懼瞬間攫住了我。就在這時,一陣悠揚的藏族民歌傳來,像一股清泉稀釋了我內心的慌亂。望向前方,一抹藍綠色的光影若隱若現——阿布吉措,就在不遠處。

徒步者打卡阿布吉措美景。

歷經近三個小時的奮力攀爬,我終於站在了阿布吉措的湖畔。那一刻,所有的疲憊都被眼前的景色所治愈:湖水如寶石般呈現出澄澈的藍綠色,近岸處是晶瑩剔透的淺綠,向湖心漸變為沉靜幽暗的深藍。山風掠過湖面,掀起層層漣漪,撥動着碎金般的陽光。遠方的經幡在風中飄舞,好似在雪頂山巒之中演奏神聖的讚歌。

徒步下山時的壯麗風景。

陡峭的坡度和呼嘯的狂風給下山增加了不少難度。我緊緊拽着領隊的袖口,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領隊是當地藏族人,他拎起隨身攜帶的垃圾袋,沿途撿拾游客遺留的垃圾,“要保護環境,只把腳步和微笑留在這裡。”

下午3點多,我們安全抵達山腳下。一路上,我不禁思考:為什麼戶外徒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或許答案就藏在這一場場旅程裏——徒步,是“見自己、見他人、見天地”的過程。用腳步丈量大地,才發現自己的潛力遠超想象;在困境中收穫的善意,讓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愈發珍貴;而置身於廣袤蒼茫的天地間,方能體會自身的渺小與那份油然而生的對自然的敬畏之情。(李溪岩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