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0月31日電(記者丁汀、周心怡)位於上海北部,寶山區南大智慧城內,300畝的南大中央公園裏游客在漫步,數年前這裡還是傳統工業集聚區。與之遙相呼應,在南端的金山區上海灣區高新區,雷克薩斯新能源項目的鋼結構廠房正拔地而起。
一年前,寶山區的高端新材料、機器人及高端裝備産業,與金山區的化工新材料産業,共同入選上海首批“市區協同”千億元級産業集群。曾經鋼花飛濺的寶山區與石化煙囪林立的金山區,正以這場深刻的産業“變形記”,推動産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躍升。

位於寶山區的互聯寶地·濱江園。新華社發
位於牡丹江路1900號的互聯寶地·濱江園,原為寶鋼股份備件倉庫,如今已成為上海市唯一以碳中和為主題的市級特色産業園。吳淞材料實驗室、山海氫新能源等一批高科技企業的入駐,使其煥發新生。其中,吳淞材料實驗室作為上海國家實驗室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全市首個以材料為主攻方向的新型研發機構,正成為寶山科創轉型的“硬核支點”。
制度創新為産業轉型注入強勁動力。寶山區於今年5月發布《創新聯合體備案工作指引》,聚焦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六大主導産業布局以及未來産業賽道,布局建設一批企業牽頭的創新聯合體。
“寶山區在全國率先開展‘先投後股’創新改革試點,我們公司也成功入選了今年的‘先投後股’試點第一批擬立項項目。”山海氫(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副總經理楊雁佳&&,良好的制度供給成為團隊扎根於此長期發展的定心丸。

山海氫(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操作儀器。新華社發
南端的金山區同樣煥發新生。今年6月,雷克薩斯新能源項目基地建設啟動。以此項目為牽引,金山正加快構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全産業鏈生態,立足自身優勢産業與特色資源,加速駛向千億級“現代國際新能源汽車城”。
依託上海石化的地緣優勢,金山區還聚力推動綠色高分子材料産業創新發展。其中,碳谷綠灣産業園通過關停高污染、高能耗企業82家,完成2000余畝土地回購收儲,為優質項目騰出發展空間。
“我們積極打造新材料産業集群,”碳谷綠灣産業園總經理俞曙明&&,通過與上海化工研究院、東華大學等機構合作成立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創新研究院,已引進新旺科技、庫貝化學等10家高性能纖維行業優質企業,年産值達14億元。

位於金山區的上海碳谷綠灣産業園。新華社發
亮眼的成績單,是寶山與金山轉型成效的有力注腳:“十四五”期間,寶山區綠色低碳産業規模突破千億、研發投入強度達4.69%、高新技術企業數年均增長20.3%;2025年上半年,金山區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總産值333.56億元,可比增長4.4%,其中,新材料産業産值增長9.6%,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産值增長12.1%……
這場深刻的“變形記”,不僅重塑了區域的經濟地理格局,更在上海的南北兩端,勾勒出産業升級、城市更新的生動坐標,為這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