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秋收進行時——多地豐産圖景與鄉村振興中的奮鬥力量-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9 13:08:07
來源:新華社

新華視點|秋收進行時——多地豐産圖景與鄉村振興中的奮鬥力量

字體:

  ■把“申論”寫在田地上!解碼朱灣鎮青年幹部的“秋收答卷”

  安徽省定遠縣朱灣鎮大戶陸村,這幾天鎮裏的青年幹部下沉到田間地頭,幫助缺少勞動力的家庭搶收糧食。“知民之不易,故能行民之所盼。”這份發自內心的體諒,使朱灣鎮“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被賦予了更多的情感。

 ■綻放“她”力量|扎根黑土地的“女漢子”和“萌妹子”

  她們是工作在農業生産一線的女子科研班組。在田間地頭,與泥土為伴,她們化身“女漢子”。生活上她們是活力飛揚,靈動鮮活的“萌妹子”。自2004年成立以來,北大荒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女職工班組工作人員完成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與示範項目750余項,其中12項為國家級重點課題,累計培育水稻新品係20個。

 ■最美的手

  她們的手,是泥土裏刨食的手,是自力更生的手。豐收,是藏在她們指縫中洗不掉的泥土。豐收,是握在她們手心的陳年老繭。泥土雕刻出來的手,是這個季節最美的手。鄉村振興的每一張圖景,都留有她們手心的余溫。

  ■紅纓子高粱豐收 貴州小山村産銷兩旺

  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大坪鄉甕岩村,500畝紅纓子高粱穗粒飽滿。近年來,當地依託“訂單農業”模式,發展高粱種植,村民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

  ■山東利津:生物改良技術推動1.5萬畝鹽鹼地變“米糧川”

  眼下,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鹽鹼地改良現場一派忙碌景象。利津縣創新生物改良技術,正推動1.5萬畝新增耕地逐步變身“米糧川”。

  統籌:李傑 王健 李佳琳

  編輯:賽娜

  包裝:夏勇

  綜合新華社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