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茉莉,興一座城-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06 09:27:52
來源:新華網

一朵茉莉,興一座城

字體:

  新華社南寧10月5日電(記者朱麗莉、楊馳)鬱江之畔,北回歸線之南。晨間的桂東南小城橫州,當日照灑向田埂,溫潤的水汽升騰而起,一畦畦的茉莉便醒了。隨風輕顫的綠枝上,昨日還緊抱着的蓓蕾,在晨光中微微張開了口。

  這是廣西橫州市的秋日光景。近20萬畝茉莉織就的花海,把整座城浸在清幽的甜香裏。風過時,陣陣花香混着泥土氣息,輕輕拂過鼻尖。

  圖為綻放的茉莉花。新華社發

  大大小小的茶園之中,中華茉莉園是欣賞茉莉花海景觀的絕佳地方。極目望去,萬畝花海,碧綠連天,朵朵潔白的茉莉花點綴於綠葉之中。游客們蹲在壟邊細看,摘下幾朵戴在頭上,或採集鮮花,走到近旁歇腳的廊橋上,與當地姑娘一起體驗製作茉莉花繡球、花環的樂趣。

  圖為廣西橫州市的中華茉莉園。新華社發

  戴着寬邊遮陽帽的花農穿行在壟間,指尖翻飛,嫻熟地摘下飽滿的花苞,裝進網兜。如今,茉莉花田裏,在AI賦能之下,有了技術“智”造帶來的新圖景,機器人穿梭在花田採摘茉莉花,無人機高效接力運送鮮花。花農們期待,更多智能設備的運用,讓茉莉花採摘更加科學高效。

  “莉香”世界茉莉花茶非遺博物館工作人員展示花茶窨制的過程。新華社記者 朱麗莉 攝

  經過分揀的花苞,被成筐地送進茶廠。幾窨幾烘,才能讓花香逐漸與茶葉相融。一個“窨”字,便説明了製作茉莉花茶的工序之獨特。

  “做法是讓茉莉花和茶葉混在一起,讓花香吸附到茶葉上,類似於熏染香氣,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得有耐心。”廣西橫縣清雷茶業有限公司生産廠長王建權説。如今,在數智化技術的賦能下,茉莉花茶加工實現養花、茶花混合、窨制、茶花分離和乾燥全程自動化標準化作業,單窨香氣濃度可提升20%,深受現制茶和瓶裝茶等工業化原料市場的青睞。

  作為中國茶産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茉莉花茶以其獨特工藝和品質,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統計,2024年全國茉莉花茶加工量近14萬噸,工業産值約222億元,成為中國茶産業一道亮眼的風景線。

  圖為橫州茉莉花。新華社發

  橫州享有“中國茉莉之鄉”“世界茉莉花都”的美譽,“橫縣茉莉花”和“橫縣茉莉花茶”的産量均佔全國的80%以上,全世界的60%以上。目前,全市茉莉花種植面積20萬畝左右,花農34萬人,茉莉鮮花産量超13萬噸,茉莉花茶産量超11萬噸,茉莉花總産值超180億元。

  一朵花,興一座城。這座以茉莉聞名的小城,正經歷一場産業革命,推動全産業鏈集群發展。2024年,當地擁有涉及茉莉花産業的加工貿易企業超300家,涵蓋花茶加工企業170多家,其中,億元以上的規模企業12家。在傳統花茶加工基礎上,企業延伸發展茉莉精油香料、護膚品、食品、盆栽等衍生品。

  當地重視茉莉花産業品牌建設,積極培育眾多本土品牌,先後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在橫州投資設廠,推動多家新茶飲頭部品牌和橫州強化供應鏈合作,本土新茶飲品牌不斷出新。

 當地茉莉花茶企業推出系列茶飲産品。新華社記者 朱麗莉 攝

  近年來,新中式茶飲興起,隨着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健康養生概念成為新茶飲行業新的增長點,茉莉花茶的內銷市場增勢隨之走強。“在國內,茉莉花茶長期保持穩定發展,受到新中式茶飲的帶動,茉莉花茶産業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與發展態勢。”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説。

  新式茶飲原料供應企業的經營狀況也得到很大提升。“公司主營傳統名優茶及新式茶飲茶基底等産品,去年産值突破8000萬元,同比增長14%。核心市場覆蓋華東、華南及西南地區,服務了成百上千家門店。”廣西香茹怡茉茶業有限公司茶飲總監賴碧雲説。

  橫州的茉莉花名聞遐邇,吸引了大批投資者。從事香薰行業的青年吳育名跟隨家人的腳步,投身茉莉花産業,將工作生活與這座城市緊密相連。如今,他經營的香氛萃取觀光工廠項目、智慧植物農場、茉莉花新品種培育基地等,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探訪和研學。

  “在茉莉花原産地,讓我們的香氛萃取佔盡地利,既可以減掉很多運送成本,每當茉莉花收回來,我們可以第一時間去汲取它的頭香,香味保存會更好。”吳育名説。

  兩千多年前,茉莉花沿古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幾經輾轉,落入橫州沃壤,千百年來飄香不斷,成為中外經濟文化交融的見證。如今,“橫縣茉莉花茶”已出口至日本、馬來西亞、伊朗、德國、法國等國家,年出口銷售超3000噸。

  秋風起時,茉莉漸漸褪盡芳華,只留綠枝在地頭等待來年。老茶師説,橫州茉莉很是堅韌,哪怕經風雨打,只要根還在土中,不久便又能冒出新芽。那些守着花田的人,把數十載光陰種進土裏,從零星種植到“1+9”産業集群,讓世界每十朵茉莉裏,便有六朵來自這片土地。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