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河:平原農業求“新”記-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6 18:03:32
來源:新華網

河北新河:平原農業求“新”記

字體:

  新華社石家莊9月16日電 題:河北新河:平原農業求“新”記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閆起磊、岳文婷

  “南菌北種”結出“軟黃金”、“小田並大田”激活“碎土地”、“水系連通”重塑“平原水鄉”面貌……河北省中南部平原上的傳統農業縣新河,近年來積極破解規模不大、效益不高、品牌不響等難題,現代農業發展不斷展現新氣象。

  科技賦能種出“新莊稼”

  走進位於河北省邢&市新河縣西流鄉南馬莊村的眾樂種植專業合作社,數十個“5G智慧微工廠”整齊排列。合作社負責人張世清介紹,這些微工廠可以精準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等參數,每茬金耳可採2500斤左右,收益有6萬多元,每年採摘6至9茬。

  野生金耳主要分佈在南方地區,如今,通過物聯網智能調控系統,金耳“跨越山水”在新河縣紮下了根。

  “我們通過‘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打造了500畝的金耳、羊肚菌等特色農産品種植基地,畝均增收3000元,400余戶農戶受益。”南馬莊村黨支部書記孫立嶺説。

  新河縣西流鄉南馬莊村特色産業種植基地(無人機照片)。(受訪者提供)

  近年來,“新河金耳 菌中黃金”名片不斷擦亮。2024世界品牌莫幹山大會期間,新河縣在燕趙品牌發展大會上推介金耳食用菌産業品牌,獲得與會專家讚譽。新河金耳還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

  新河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程鵬説,近年來,新河縣聚焦技術、品牌、規模、市場四個要素發展現代農業,依託南馬莊片區建設了20余個特色種植基地,為農業提質增效注入了強勁動力。

  規模經營拓展“新天地”

  在新河縣白神首鄉東團村康興家庭農場,金銀花田綠意盎然。“我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2000多畝地,種植金銀花、花生、小米等,還養了柴雞、肉鴨等。”新河縣康興家庭農場負責人張崗説,農場常年用工,光是金銀花採摘就能吸納300多名村民。

  新河縣一家庭農場(無人機照片)。(受訪者提供)

  家庭農場“多點開花”的同時,大型農業項目也在新河落地。在南馬莊村的高標準種植示範農場裏,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高效運轉。中化現代農業河北有限公司新河示範農場主管陳闊説:“公司在南馬莊村流轉土地1000余畝,採用移動式精準灌溉系統,達到了節本增效的效果,玉米畝産預計增加20%以上。”

  據介紹,中化現代農業河北有限公司將投資5200萬元建設15000畝大田作物種植示範基地,通過“技術推廣+種植示範+産後服務”模式,提供全程託管服務或定制化服務,致力於打造冀東南區域糧食産業示範集散基地。

  近年來,新河縣通過土地流轉、託管等方式,引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目前,全縣共發展培育家庭農場330多家,其中省級示範10家、市級示範14家。

  水系連通繪出“新圖景”

  在新河鎮白穴口村千畝蓮藕種植基地,村民們正用植保無人機對藕塘施肥。種藕大戶王慶章邊忙活邊介紹,水系連通不僅讓他們取水方便,水質也很好。

  “千畝藕塘所在地塊地勢低窪又鹽鹼化,過去幾乎年年受澇,難長莊稼。”白穴口村黨支部書記孟志勇説,自從引進蓮藕種植,劣勢變優勢,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約28萬元。

  新河鎮白穴口村千畝蓮藕種植基地。(受訪者提供)

  近年來,新河縣實施了總投資超過5億元的國家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項目,下大力氣疏通縣域水系,實現地表水灌溉100%,11萬畝農田澆灌條件得到改善。

  新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袁福春説:“依託水系連通,我們因地制宜引導農民種植淺水蓮藕,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打造集蓮藕種植、生態觀光、農業體驗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産業示範基地。”

  規模經營、水系連通等帶來的紅利,是新河縣從脫貧邁向振興的生動注腳。當下,新河縣正加快實現華麗轉身,居民生活不斷改善。2024年,新河縣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3%、7.1%,增速分別位列全市第二、第一。

  “我們將持續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圍繞延鏈補鏈引項目,推動農業産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形成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的良好局面,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河縣委書記韓非説。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