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為媒 讓綠生金——各地“兩山”理念水利實踐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2 22:05:18
來源:新華網

以水為媒 讓綠生金——各地“兩山”理念水利實踐觀察

字體:

  新華社北京8月22日電 題:以水為媒 讓綠生金——各地“兩山”理念水利實踐觀察

  新華社記者魏弘毅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近日,記者走訪多地看到,多地水利工作者通過幸福河湖建設、創新水生態産品價值轉化等舉措,以“兩山”理念賦能水利高質量發展。

  “最吸引我的是陽光、空氣和水。”在廣州市南沙區蕉門河畔,趙蓉蓉分享了企業落戶緣由。

  趙蓉蓉是南沙區蕉門河水上運動綜合服務基地的負責人,經營皮划艇、槳板、龍舟和賽艇等水上運動項目培訓、體驗、團建等。在良好生態的加持下,基地年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

  皮划艇、槳板等水上項目對河湖水質要求較高。“蕉門河以前是Ⅳ類水。”南沙區水務局副局長周瑛説,2023年以來,通過源頭治理、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排水達標整治等綜合治理舉措,目前蕉門河穩定達到Ⅲ類水質。

  幸福河湖建設,是賦能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

  2022年以來,水利部會同財政部在全國遴選122條(個)河湖,實施幸福河湖建設項目,並創新“河湖+”“水利+”經濟融合發展模式,以幸福河湖建設帶動産業結構調整。

  河湖重現生機的背後,是制度的持續發力。

  新安江,發源於安徽,流經浙江西部匯入錢塘江。近年來,圍繞新安江生態環境保護,浙江、安徽兩省建立河湖長制流域合作共保機制,推動重要流域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2024年,浙皖兩省聯合圍繞新安江水庫制定相關方案。”淳安縣千島湖生態綜合保護局(水利水電局)局長汪仁發介紹,方案總投資6.5億元,內容包括中小流域治理、水源地規範化建設、水土流失治理等項目。

  以推行河湖長制為抓手,全民共建共享幸福河湖的良好氛圍正逐步形成。水利部相關負責人&&,從建章立制到重拳治亂,從河長領治到社會共治,河湖長制推動河湖治理走出源頭防控、水岸同治、系統治理的新路徑,為將“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夯實基礎。

  如何進一步挖掘水的生態效益?各地正在對水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的路徑進行持續探索。

  浙江紹興新昌縣,一款名為“綠電貸”的金融産品讓小水電站成為融資“利器”:全縣參與GEP(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核算的30座小水電站,憑藉科學量化的綠水青山價值,獲得總計10億元的銀行授信支持。

  江西省宜黃縣,當地政府創新“縣鄉村三級聯動”治理機制,統籌15個部門實施全流域截污納管、河道禁採和潔水養殖,新建生態護坡8.6公里、生態護岸17.2公里,使宜水流域水質常年保持Ⅱ類標準。

  這一治理不僅實現“河暢水清”,更催生出全新的生態經濟業態——依託宜水生態優勢,當地建設1700畝設施蔬菜基地,帶動300餘人就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金山銀山也能回饋綠水青山。

  今年6月,重慶市武隆區楊柳塘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轉化項目在重慶聯合産權交易所完成交易,成交金額8580萬元。主要交易內容為楊柳塘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增量價值4383萬元,20年期水土保持農業産業生態産品4197萬元。

  “本次交易的部分收益將反哺楊柳塘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武隆區水利局局長柯曉東信心滿滿,“我們將以此次交易為契機,大力開展小流域生態保護和修復,持續深化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為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貢獻更多力量。”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和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記者走訪各地看到,通過財政購買、水生態産業化、水生態權屬交易、地區間橫向生態補償、水生態金融化等方式,我國水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設取得顯著進展。

  着眼未來,將水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還需久久為功。

  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濃娣&&,要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為抓手,建立健全水生態産品價值核算體系,進一步明確水生態産品産權內涵,健全水生態産品經營開發制度,進一步完善水生態産品收益分配機制,注重村民共富和收益反哺,將更多“綠水青山”轉化為造福百姓的“金山銀山”。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