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8月18日電 題:青山映烽火 砥礪續忠魂——遼寧本溪市大力賡續抗聯精神賦能振興發展
新華社記者王瑩
“九一八事變後,愛國志士鄧鐵梅在山區組織起東北民眾自衛軍,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暑假期間,遼寧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的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展廳內,一個個小講解員的身影引人注目。
這些學生來自與陳列館僅一墻之隔的本溪縣抗聯中學,全校80%以上學生都參加過“小小抗聯講解員”培訓。七年級學生鄧雨桐的家,就在鄧鐵梅的出生地本溪縣磨石峪村。“每天放學路過村口,我都能看到英雄鄧鐵梅的紀念碑。我要把他的故事記得更牢、講得更生動,講給更多人聽。”鄧雨桐説。
本溪市是東北抗聯第一軍活動的主要根據地、東北抗日義勇軍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多年來,本溪市以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東北抗日義勇軍紀念館等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為核心,串聯成豐富的紅色資源矩陣,每年吸引百萬游客前來追尋抗聯英雄足跡。
本溪縣草河掌鎮胡堡村是由楊靖宇將軍主持的第一次西征會議遺址所在地。“當年楊靖宇就是坐在這兒,召開的西征動員大會。”胡堡村黨支部書記趙會元指着一處名為“靖宇石”的大石頭告訴記者。
如今,這裡是遠近聞名的療養避暑勝地,暑假期間農家院、民宿天天爆滿,全村村民基本實現“家門口就業”。“我們擁有溫泉酒店、映山紅地質奇觀公園、滑雪場等配套設施和旅游資源。”本溪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遲韶光説,近年來當地還大力發展冰雪溫泉文體旅融合産業,從景點游向全域游轉變。
多年來,本溪市深入開展東北抗聯精神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等“七進”系列活動,大力傳承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工業重鎮,到如今遼寧省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城市,本溪正以紅色精神為引擎,書寫産業轉型的新篇章。
鞍鋼集團本鋼集團是一家老牌鋼鐵企業,一度面臨設備老舊、生産方式粗放的問題。近年來,企業大力推進轉型升級,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目標不斷邁進。
“這款新鋼種,身份證大小薄厚的一塊板,能承受相當於3頭成年藍鯨的分量。”本鋼板材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生産作業區作業長顧忠帥指着生産線介紹説,冷軋廠産品主要定位於高檔汽車面板、高強超高強汽車用鋼、高檔家電板等,工藝技術和裝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走進位於本溪市高新區的遼寧華潤本溪三藥有限公司,該公司已實現提取、製劑、包裝全過程的智能化生産,2024年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遼寧省智能工廠。“我們具備年産顆粒劑3億袋、膠囊劑4億粒、片劑6億片的能力,目前正加速推進中藥新藥研發、中藥智能製造和産能提升等工作。”企業副總經理王軍説。
紅色基因也持續浸潤基層治理。近年來,本溪市深入開展“幸福新社區”活動,將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與弘揚東北抗聯精神有機結合,按照“組織有力、治理有效、服務有質、鄰里有愛、平安有序”工作標準,積極打造獨具本溪特色的城鄉一體“和美社區”。
在明山區錦峪社區,“3個1”工作法讓服務效能倍增——1名專業社工牽頭組建1支志願服務隊,由這支隊伍培育1個特色服務項目。社區黨委書記聶晶晶介紹,目前已孵化出“90後助老團”“紅色街巷”“一公里就業服務圈”等6個特色志願服務團隊,志願者人數突破2000人。
“東北抗聯精神是我們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將持續深耕‘紅色友鄰’文化,從環境治理、老人陪護這些民生小事做起,讓抗聯精神在社區治理中永續流淌。”聶晶晶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