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脊柱側彎“偷走”孩子挺拔的身姿|科普時間-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16 21:35:56
來源: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

別讓脊柱側彎“偷走”孩子挺拔的身姿|科普時間

字體:

  資料顯示,我國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如何早期發現、科學干預,成為家長必須關注的問題。

  01 脊柱側彎不只是“骨頭長歪了”

  脊柱側彎是脊柱的一種三維畸形,具體來説,是指脊柱向側方彎曲且Cobb角大於10度,同時還伴隨着椎體旋轉,這使得脊柱在前後、左右、旋轉三個方向都出現了異常。

  從後方看,正常人的脊柱呈直線,而脊柱側彎患者的脊柱可能會呈現出“C”形或者“S”形的彎曲狀態。在很多家長看來,脊柱側彎似乎是孩子坐姿不好、骨頭長歪了造成的,但實際並非如此。這種疾病的成因較為複雜,不能簡單歸咎於不良坐姿這一個因素。

  02 哪些孩子容易“中招”

  脊柱側彎共有16類,其中最常見的是特發性脊柱側彎,約佔所有病例的80%。這類脊柱側彎沒有明確的病因。根據發病年齡,特發性脊柱側彎可分為嬰幼兒型(3歲前發病)、兒童型(3~10 歲發病)和青少年型(10歲後發病)。其中,10歲前發病的被稱為“早發性脊柱側彎”。由於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於生長高峰期,骨骼生長速度快,側彎進展往往較為迅速,也最容易被家長忽視。

  除了特發性脊柱側彎,還有其他類型。先天性脊柱側彎是出生時椎體發育異常導致的;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彎與一些疾病相關,比如腦癱、肌營養不良等;綜合徵型脊柱側彎則常見於馬方綜合徵、神經纖維瘤病等病症中。以馬方綜合徵患兒為例,他們不僅容易出現脊柱側彎,還可能同時存在心臟、眼睛方面的問題,身材高瘦、韌帶松弛是其典型特徵。

  03 留意身體發出的“信號”

  輕度脊柱側彎的孩子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感,外觀上的異常也不顯著,這是其容易被忽視的原因。但他們的身體會悄悄發出一些“預警信號”,家長可以通過觀察這些細節實現早期發現。

  雙肩不等高:穿衣服時,一側肩膀比另一側高,衣領總是歪的。

  背部不對稱:孩子站直時,一側背部凸起,另一側凹陷;彎腰時“高低肩”更明顯。

  走路姿勢異常:孩子走路時身體傾斜,骨盆看起來一高一低。

  呼吸不暢:重度胸椎側彎可能壓迫胸廓,導致孩子運動後容易氣喘、呼吸困難,尤其是5歲前發病的孩子,肺還在發育,更易受影響。

  需要提醒的是,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出現青少年型特發性脊柱側彎,尤其是在青春期前後,女孩10~16歲、男孩12~18歲這個階段,家長要格外留意。

  早發性脊柱側彎因為進展快、危害大,被稱為“隱形殺手”。曾經有一個4歲的女孩,家長髮現她後背不平後帶其就診,檢查時脊柱彎曲角度已經達到54度。如果能早1年發現,或許可以通過保守治療來控制,而不需要使用更複雜的干預手段。

  04 影響脊柱發育的“隱形殺手”

  脊柱側彎的發生和很多因素相關,除了先天因素,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誘發或加重側彎,家長要幫孩子避開這些“坑”。

  1.久坐不動:肌肉失衡的元兇

  •長時間低頭寫作業、玩手機,導致頸後肌肉勞損。

  •坐姿前傾使腰椎壓力增加3倍,加速椎間盤退變。

  2.單側發力:運動習慣的陷阱

  •長期用同一側肩膀揹書包(建議使用雙肩包,重量不超過體重的10%)。

  •乒乓球、羽毛球等單側運動未配合核心訓練。

  3.睡眠姿勢:被忽視的8小時

  •蜷縮側臥導致胸椎旋轉。

  •枕頭過高使頸椎處於前屈位。

  那麼,日常生活中,該如何保持良好的體態呢?

  坐姿:椅子高度要合適,孩子坐著時雙腳能平踩地面,背部貼緊椅背,胸口離桌子一拳,眼睛離書本一尺;

  站姿:雙肩自然下垂,挺胸收腹,避免歪身、踮腳,走路時抬頭平視;

  選對書包:選雙肩包,書包重量不超過孩子體重的10%,背帶調至貼合肩膀,讓書包貼近背部;

  多做“護脊運動”:游泳(自由泳、蛙泳)、慢跑、跳繩等能增強核心肌群力量,幫助脊柱保持穩定;“小燕飛”“四點支撐”等動作能鍛煉腰背肌肉。注意,運動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避免做錯加重側彎。

 

  臨床工作中,我們見過太多因為“等一等”“再看看”而錯過最佳干預時機的案例。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結果側彎從20度進展到80度;有的孩子嫌支具不舒服,家長就妥協了,同意孩子不戴支具,半年後側彎度數翻倍。脊柱側彎的干預就像“扶正小樹”,樹苗剛歪時,用個支架輕輕固定就能長直;如果等樹榦長粗、長彎了才補救,不僅難度大,還可能留下永久的“疤痕”。

 

  來源:學生健康報

  作者:天津市天津醫院小兒骨科 張中禮 楊建平 楊紅軍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天津市天津醫院主任醫師 徐衛國

  策劃:張燦燦 王寧

  編輯:穆薪宇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