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川平原防汛救災進行時-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13 17:11:42
來源:新華社

土默川平原防汛救災進行時

字體:

  常年乾旱的土默川平原,今年汛期遭遇歷史罕見的連續強降雨。7月下旬以來,內蒙古中西部持續強降水,導致黃河一級支流大黑河、哈素海退水渠堤壩出現多處潰口,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托克托縣等地受災嚴重,上百萬畝農作物受災,上萬名群眾被臨時轉移。

  記者在災區一線看到,基層幹部正全力組織救災,受災群眾積極自救,合力推動生産生活秩序恢復。

  8月9日,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民兵乘坐衝鋒舟去封堵決口。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7月底以來,托克托縣五申鎮一度遭遇哈素海退水與大黑河洪水“夾擊”。全鎮160余名幹部與村民並肩守在堤壩上,24小時輪班巡護、封堵決口。“所有人心裏就是一個想法——堅守。”五申鎮黨委書記雲燕説,“再急再累,也要盡全力。”

  8月9日,在位於土默特右旗的哈素海退水渠出現一處堤壩潰口,搶險人員將裝滿砂石的噸袋轉運至動力舟橋,再運往潰口加固。“40米長的潰口已經成功合龍,現在正通過打樁、投放噸袋持續加固。”現場指揮張曉賓介紹。

  土默特右旗應急管理局局長李軍樂説,險情發生後,大家爭分奪秒調運物資、巡護堤壩。潰口合龍,才讓他稍微松了口氣。“很多同志每天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

  8月10日,土默特右旗的搶險人員,加快調運噸袋等搶險物資,進一步做好哈素海退水渠的河堤加固工作。新華社記者 侯維軼 攝

  8月10日,在土默特左旗善岱鎮,鎮幹部正帶着村民給兩岸堤壩薄弱處壘沙袋。善岱鎮黨委書記雲鵬説,哈素海退水渠一處30米寬的潰口前幾天已被鋼管與沙袋構築的新堤壩封堵,“眼下還要再加固堤壩,決不能再潰”。

  被淹的村子裏,大功率抽水機晝夜轟鳴,抽排積水的進度每天更新。“早一天排完,鄉親們就能早一天回家。”雲鵬介紹,搶險隊員的帳篷就紮在堤壩邊,隨時盯着水情。

  洪水退去,土默特左旗北什軸鄉的村莊裏留下厚厚的淤泥。8月11日,在波林岱村,留守村民、返鄉村民與鄉鎮幹部一起清淤,鐵鍬與推車的碰撞聲此起彼伏。

  趙家營子村的馬秀蘭夫婦剛從臨時安置點回來,正收拾浸過水的庭院。“水來得猛,幸好撤得快。”馬秀蘭一邊清理雜物一邊説,“牲畜沒了、院墻塌了,可人都在,家就能重建起來。”

  截至目前,土默特左旗主要河道水位已全線回落,道路、電力、通信、供水基本恢復。受災群眾正陸續返家,掃院子、修農具、採購農資,忙着重拾生計。

  “接下來重點是加強堤壩巡護、緊盯天氣變化,防範新險情。”土默特左旗委書記海鷹&&,重建工作正在加緊推進。(記者 安路蒙)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