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山水富民樂章——“兩山”理念發源地浙江安吉走訪見聞-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10 14:00:37
來源:新華網

奏響山水富民樂章——“兩山”理念發源地浙江安吉走訪見聞

字體:

  新華社杭州8月10日電 題:奏響山水富民樂章——“兩山”理念發源地浙江安吉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鄭可意、朱涵

  八月已非傳統採茶季,但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萬畝茶園內仍舊綠意翻涌,游人如織。登臨茶山制高點的開放式觀景&&,一座建築物的頂棚如一瓣葉片般舒展,輕盈靈動。這片“葉子”,正是當地村民引以為傲的白茶象徵。

  黃杜村曾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村。20世紀90年代,茶葉種植的推廣徹底改寫了村莊的命運。從零星試種到“安吉白茶”品牌價值突破50億元,昔日的茶山已化作致富的“金山”。

  8月5日,游客在安吉黃杜村的萬畝白茶園游覽留影。新華社記者翁忻旸 攝

  走進“一片葉子”茶飲空間,佔據一整面墻的落地窗如別致的取景框,將窗外的綠色茶海盡收眼底。游客鄭晨語臨窗而坐,手捧一杯以安吉白茶為原料調製的飲品,清香氤氳。“我一直對茶文化感興趣,但在安吉,我真正感受到茶葉的力量。茶旅巧妙融合,老百姓的致富之道就在眼前展現。”

  8月5日,游客在安吉溪龍鄉黃杜村金葉子景區內的奶茶店欣賞茶園風景。新華社記者翁忻旸 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黃杜村的故事是其中的生動一頁。作為“兩山”理念發源地,20年來,安吉在實現“氣凈”“土凈”“水凈”的同時,全縣地區生産總值翻了近三番,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倍和7倍,城鄉居民收入倍差從2.09縮小到1.53。

  山水富民之道,遠不止白茶。穿行安吉鄉野,觸目所及是連綿起伏的百萬畝翠竹。以竹子為載體,安吉瞄準機遇,積極探索生態價值實現的新路徑。峰暉竹木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梁峰暉告訴記者,公司産品涵蓋竹刀叉、竹飯盒、竹桌椅、竹茶具等近2000種品類,去年産值達到1.3億元。

  安吉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説,如今,安吉的300多家“村咖”都提供竹漿紙吸管,竹“六小件”、竹餐具則在酒店民宿推廣開來,累計減少一次性塑料消耗用品500余萬套。

  行走在如今的安吉,青春力量在綠水青山間激蕩創新活力。近年來,安吉不斷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引才優勢,打造“青年入鄉首選地”金名片。2022年以來,安吉累計吸引青年入鄉近4.3萬人,每年新增常住人口1萬左右。

  位於安吉余村的青年人才社區“青來集”(無人機照片,8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翁忻旸 攝

  27歲的安吉姑娘丁儲瀟去年放棄了在杭州的工作,回到家鄉開了一家集茶咖簡餐、茶禮竹藝文創設計、採茶體驗於一體的小店。“家鄉給了我更大的自由創作舞&,也讓我找回了生活本該有的舒展狀態。”

  精巧的白茶罐、印有水墨茶山的帆布包、手繪茶飲包裝袋……丁儲瀟説,小店一年能創收十幾萬元。未來,她計劃繼續深挖家鄉特色,打造更豐富的設計服務。

  落地青創項目861個,“鄉村咖啡”“鄉村音樂”“鄉村露營”“鄉村賽事”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一大批青年網紅打卡點火爆出圈,“長三角露營天堂”“縣域村咖聚集地”等安吉旅游新IP迅速打響……“青年入鄉”蓬勃起勢,帶來嶄新活力。

  青年入鄉加速了旅游人才集聚和業態更新,也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質。2024年,安吉全縣村民旅游收入佔直接收入比重已超20%。

  安吉縣縣長寧雲説,下一步,安吉將持續聚焦“兩山”轉化,在創業支持、購房安家、青年社交等方面為青年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大力發展生命健康、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等新經濟新産業,推動生態旅居、綠色家居等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為廣大青年人向新而行提供無限可能。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