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站在歷史節點回望,“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太空俯瞰,鄉村路網加密延伸,連片農田溫室鋪展,生態旅游激活山水資源……這些變化印證了鄉村振興的切實進展,展現了農村發展的實際成效。
↑點擊視頻,觀看鄉村煥新案例。
地點: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
解讀:2020年4月原貌(上圖)對比2024年6月新貌(下圖),安吉余村將廢棄廠房改造為“余村印象”項目,並建成余村游客綜合服務中心。
浙江安吉余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該村從2003年開始關停礦山、水泥廠等污染企業,轉向生態旅游發展,目前已建成4A級景區,並於2021年入選聯合國首批“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名單。
安吉余村的“余村印象”項目(2023年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翁忻旸攝
2022年,安吉余村將舊廠房改造為“余村印象”項目,它集圖書館、文創中心、研學基地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同年10月,余村景區游客綜合服務中心建成運營,提供換乘、諮詢等綜合服務。
地點: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黃沙港鎮
解讀:2021年2月施工初期(上圖)對比2024年10月(下圖),黃沙港國家中心漁港二期工程碼頭主體已建成。
江蘇鹽城黃沙港國家中心漁港二期工程於2024年9月建成試運營,包含2022.42米順岸碼頭、16座突堤碼頭及配套設施,是國內首座全自動化漁業碼頭,配備智能卸貨系統、水産品交易區、冷凍倉儲等設施。
2024年9月16日,工人在黃沙港國家中心漁港施放浮標。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黃沙港國家中心漁港二期工程建成投産後將在國內率先擁有全自動智能卸貨碼頭並逐漸配套建成水産品交易、冷凍倉儲、漁需物資倉儲、制冰加水等功能區。
地點:河北省隆化縣七家鎮
解讀:對比2020年6月(上圖),2024年10月七家鎮連片溫室草莓大棚衛星圖中的反光區域顯著增加(下圖)。
河北省隆化縣七家鎮草莓基地是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産業之一。近年來,該鎮依託區位和氣候優勢,大力發展草莓種植産業,建設了“四季草莓”生産基地,配套建設觀光體驗區,形成集種植、加工、文旅於一體的“生態+草莓”産業鏈。
2023年5月1日拍攝的隆化縣七家鎮西道村的草莓基地。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2024年10月的隆化草莓谷衛星影像圖中可見連片草莓大棚群。
其中,位於七家鎮西道村的隆化草莓谷,配備物流中心、草莓主題體驗區等設施,打造以草莓為核心的主題農旅融合示範區,有效帶動農民增收。
地點:廣東省信宜市平塘鎮馬安村
解讀:2021年1月村落原貌(上圖)對比2023年2月新貌(下圖),馬安村文旅建築群規模顯現。
廣東省信宜市馬安村曾因山高谷深,交通閉塞,經濟發展十分落後。近年來,隨着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雲茂高速開通,馬安村依靠全村擁有的3萬多畝毛竹林,推進竹海文旅項目建設,酒店民宿、游客中心、咖啡館、土特産店、大型地下停車場成為村裏的標配,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2024年8月14日拍攝的廣東省茂名市信宜市平塘鎮馬安村夜景。新華社發(何華文攝)
策劃:費茂華
製作:邵澤東黃博涵
記者:黃宗治李博牟宇黃博涵
新華社攝影部安徽分社聯合製作
鳴謝:中科星圖數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